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正文内容

安康市人社系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十一)

作者: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0-04-03 15:20  来源: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旬阳:就业有门 致富有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旬阳县通过稳定就业,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截至目前,旬阳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9055人,实现就业64243人;全县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21467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19895人;全县20328人缺技术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技能培训全覆盖。 

村劳务扶贫公司服务到人

2018年10月9日,旬阳县首个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在吕河镇险滩村正式成立。

家住险滩村的贫困妇女曾春秀是幸运的,村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成立当天,她就在公司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一年半来,曾春秀每月都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她说:“在村劳务扶贫服务公司的帮助下,我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2000多元。疫情让大家出门打工变得困难起来,我在家里安心学技能,等着工厂复工,我有了这份工作,我不但养活了自己,还能照顾家里,心里真踏实。”

如今在旬阳,像这样的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有286个。旬阳县人社局局长曾胜昔介绍:“2018年10月,旬阳人社部门在169个贫困村建立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将用工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对接、依法维权等服务落实到村、精准到人。”

2020年3月31日,是仙河镇吉家庄社区贫困户韩从乾老两口与儿子“网上见面”的日子。晚上18点,老两口来到了社区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公司经理何明柱与韩从乾儿子开始微信视频。“出来了出来了!”韩从乾激动地喊道,“你们在外边好好干,家里的事情不要操心!”老两口抢着向儿子嘱咐道。

社区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建立微信群开展“线上”服务,通过微信视频让家里的留守儿童、老人与在外务工的亲人进行互动。

与儿子视频完,韩从乾说:“自从社区有了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我们与儿子约定每个月‘网上见面’。”

“  就业前技能培训、就业中岗位推荐、就业后跟踪服务,旬阳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全方位、多角度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旬阳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龚泽忠说。

截至2020年3月底,旬阳县286家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与县内外1783家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征集岗位5万余个,帮助3.29万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过2.5万元;培训各类贫困劳动力2.3万人次,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脱贫的“看家本领”,走出了“把劳务扶贫公司建到村,就业服务跟踪到人”的模式。

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

今年59岁的栗时常家住旬阳县仙河镇吉家庄社区五组,没有配偶和子女的栗时常因年龄大、眼睛弱视,没法找到一个稳定的活干,年收入仅靠山上的一亩多薄地,日子过得很紧巴。

栗时常家是精准扶贫户,社区干部知道他人勤快、能吃苦,2019年就选聘他为社区通组公路保洁员,每月发放补贴600元。疫情期间,他和往常一样,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开始忙碌。

社区第一书记吴礼龙说,“他负责的路段十分干净,他的辛苦社区居民都看在眼里,大家都珍惜他的劳动果实,自觉爱护起了路面卫生。”

这是旬阳县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又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三无”贫困劳动力情况,精准开发的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扎实做好就业兜底保障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农村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制约着旬阳农村经济发展。2018年旬阳县创新工作机制,充分整合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资源,充分挖掘护路、护河、护林等一批城镇公益性岗位,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扶贫公益性专岗,着力解决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让大多数农村人端稳“饭碗”,生活有了奔头。

截至目前,旬阳共开发公益性岗位 5412个,已招募上岗5225人,其中安置贫困劳动力4153人,特别是为当年脱贫村开发了320个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专门用于特困劳动力的工作安置,受到贫困群众的普遍欢迎。

“穷日子过怕了,有了稳定的工作,这才安心,真要感谢国家政策好。”家住仁河口镇水泉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叶志福于2018年元月被安置为本村的护河员,有了这份稳定的收入加上每年家里种植的水稻、油用牡丹、拐枣和养猪的收入,他们一家4口于2019年实现了脱贫。

社区工厂为致富添后劲

旬阳县地处秦巴地区,辖21个镇306个村(社区),人口多、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三五”期间,全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21467人。

搬出大山,离开了祖祖辈辈刨食的土地,如何让这2万多人脱贫致富?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绕不开的难题。旬阳县县长陈红星给出对策:    “借助苏陕扶贫协作机遇,在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力兴办以生产毛绒玩具为主的富民产业,让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上班’。”

旬阳县“四海逸家”社区是旬阳县一个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每天清晨,生活在该社区的妇女都会涌入位于该社区的康之宁毛线玩具厂。

34岁的屈先丽便是其中一员。2016年底,屈先丽从旬阳县金寨镇搬到该社区,因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她不能外出打工。2018年6月,康之宁毛绒玩具厂挂牌开业,屈先丽第一时间来到厂里上班。因踏实肯干,屈先丽很快便成为车间组长。她说:“起初,我一天只能做四五个毛绒玩具,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我一天能做上百个。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我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3月22日中午下班时间,屈先丽的手机铃声准时响起,原来是婆婆在家做好了饭菜等她回去。屈先丽说:“我在家门口上班,孩子在附近上学,老人在家操持家务,我和孩子一回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目前,旬阳县有42个这样的毛绒玩具厂,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1401人,月平均工资超过1800元,最高3000多元。

除了建立社区工厂,旬阳县着力提升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吕河镇剥鹿沟村贫困户孙自糈2017年搬到吕河镇集中安置点后,由于缺乏技能,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2018年5月,孙自糈参加了旬阳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掌握了创业技能。2019年1月,孙自糈在安置点开了一家饭店,月收入约五六千元。有了收入,孙自糈一家4口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8年以来,旬阳县累计为5650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安置点建立社区工厂61家,促进搬迁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就业19895人,贫困人员过上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的好日子。

汉阴劳动力转移就业7.3万人

今年以来,汉阴县人社局全面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新社区工厂复工复产。目前,全县新社区工厂已复工复产55家,全县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就业7.3万人。

为组织好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该局根据省外省内企业用工需求,收集了170余家企业用工岗位信息1.8万个,通过汉阴民情321在线、汉阴发布、汉阴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各镇村同步开展线下“点对点”招聘服务,目前已发布线上招聘信息12期,平梁、涧池、蒲溪、铁佛寺镇分别开展线下就业专场招聘会,2912人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已实现转移就业。

该局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通过前期就业需求调研、技能培训摸底,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实施“企业+基地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技能精准就业模式。今年以来,已开展线上技能培训7期600余人,切实提升了就业技能。

针对无法外出、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和具备一定劳动条件的60岁以上的老人等四类在家劳动力群体,该局在全县141个村(社区)和300户以上的扶贫搬迁社区成立劳务扶贫公司,已组建村级(社区)劳务扶贫公司152家。村级劳务扶贫公司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薪酬、统一结算的运行模式,把村(社区)的四类劳动力组织起来,到村内、镇内、县内的新社区工厂、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务工。同时给予村劳务扶贫公司稳定就业后每人200元或5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目前已组织8500人就近就业。  此外,该局制定印发了《新社区工厂复产复工指导方案》,实行局科级领导联镇、股室包企业的帮扶机制,深入镇、村新社区工厂“一线”,协调购置防护设备,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准备,发放防护物资6.4万元。目前,全县新社区工厂已复工55家,其中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复工27家,已经复工就业183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上岗285人。该局还联合县财政局在全县10个镇开发94个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上岗94人,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4人。此外,该局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10条措施,对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严格落实减、免、缓政策。截至目前,为中小微企业和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减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78户次172万元、失业保险39户6.12万元、工伤保险34户19.4万元,预计6月底将减免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约700万元。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降费42万元,向企业稳岗返还补贴38户167.77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