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正文内容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美丽安康(2)

作者: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19-08-13 08:52  来源: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按: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了首届“金州工匠”评选活动。经各县区推荐、综合评审、考察公示等环节,陈昌春等21名同志授予“金州工匠”称号。为着力培育新时代“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市人社局联合安康日报开辟“培育‘金州工匠’、建设美丽安康”专栏,对首届“金州工匠”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激励全市广大劳动者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先进为榜样,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岗位,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努力在全市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以感恩之心做良心菜品——禹纪兴 

从一张小小的灶台,到名动金洲的名厨;从为家人做饭的小小心愿,到成立美食博物馆的宏伟蓝图。陕西禹金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禹纪兴有着自己的梦想,作为安康菜的品牌代言人,耀眼头衔的背后是他20年的风雨奋斗路。

少年时代的禹纪兴,便萌生了成为专业厨师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学到专业菜品手艺,还在餐馆打工的禹纪兴,开始早出晚归跟着大厨摸索做菜技巧。寒来暑往,所有的付出终究没有白费,不几年禹纪兴出师了。

如何能让自己的厨艺和理想得到升华?2002年,在禹纪兴的努力下,“金洲大排档”诞生了。一开始,禹纪兴便将“良心菜品”理念注入工作的方方面面,没过多久便食客爆满,最忙的时候,禹纪兴一天要工作近20个小时,同时掌勺两口锅,“金洲大排”逐渐声名鹊起。

从最初的“金洲大排”小餐馆,到如今8家连锁门店的大型餐饮集团,“金洲美食”已经成为安康美食的招牌。金洲美食始终把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选择天然、新鲜的原材料,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营养和鲜美。说起成功的秘诀,禹纪兴说:“成功就是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做餐饮行业,必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做良心菜品,这样才能留住食客。”

事业的成功,没有让禹纪兴止步,如今他又开始谋划更加壮美的蓝图:金洲美食将在安康著名景点汉江边的安澜楼畔开业,并将筹建金洲美食博物馆。同时成立的陕南菜禹金洲美食研究院,将系统地对美食文化进行发掘、研究,形成自己的理念与成果。“新思路才能带动新发展,我将用我的努力,为安康美食走出去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禹纪兴说。

酿酒的“活标准”——邹武康

邹武康,男,出生于1965年4月,现任陕西泸康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大曲酒车间一班班长。

参加工作30多年的邹武康,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他一直以铁铲为伴,从事繁重而看似单调乏味的重体力劳动,吃苦耐劳的他,默默无闻地奉献并热爱着这个岗位2013年,邹武康被调到一新班,他发现东西两方的窖池出酒率和酒质差别很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泸康品牌的美誉度。为了迅速解决质量差异问题,他几乎放弃休息时间,坚持跟班检查和关键工序亲自出马,利用休假时间引领班员挖运优质黄土铺垫窖池,经过两排的潜心探索、精心管理和实际操作,终于彻底扭转了原酒质量不稳、产量不高的被动局面。他不仅确保了品牌产品的优秀口感风格,更重要的是为不断提升泸康市场效应快速壮大夯实了基础。他技能高超、经验丰富,工友们称他是大曲原酒的“活标准”、“烤酒专家”。

邹武康在本职岗位上他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了集体利益,不计报酬,不在乎金钱、地位和荣誉,“奉献”总是比别人多一些.在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用真诚的态度创造新的业绩,用满腔的热情奉献火红的青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创举,他曾几次连续五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四年被公司评为“标兵”、他带领的班连续四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班集体”。邹武康用他平凡的事迹普写了一曲动人的凯歌。

汉阴美食的传承人——谢丰金 

谢丰金二十年来始终专注于最纯正的汉阴菜,对每道菜都精益求精。他把发扬汉阴菜,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和事业。正是有了专注的工匠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谢师酒家才能在高手如林的餐饮业中一枝独秀,十多年来卓立于世,成为汉阴的光荣,陕南美食的一面旗帜。

安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首届“金州工匠”,中国烹饪大师、陕西特级烹饪大师,先后多次在省市烹饪技能大赛获得金奖。从厨师到创业者、企业家,再到热心参与扶贫济困事业的公益工作者,谢丰金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他心存大爱,热爱家乡,更热爱陕南的美食,他以谢师酒家为载体和平台,为陕菜的发扬光大、继承与传扬,默默地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水平,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总结编写了《烹饪技能知识培训教材》《中国陕菜-美食汉阴》,《陕西餐饮》《冬季养生宴》《富硒美食》《烹饪理论与实践》《沈氏家宴》,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厨师技能培训创办(汉阴绿健厨师技能培训学校),2015—1019年,先后培养了高级以上厨师徒弟50余名、初级级以上厨师1000余名

今年初,为推动汉阴名厨之乡建设,他牵头成立了“汉阴绿健厨师技能培训学校”,专注推广传承汉阴美食,将汉阴“传、帮、带”的厨师培养机制不断推向高潮,带出一支技艺精湛、厨德高尚的优秀厨师团队,为推动陕菜大发展、大繁荣而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从名不见经传的学徒到享誉陕菜圈子的陕西官府菜传人,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了自己的人生。立足汉阴,他把汉阴美食走进了首都,临汾、走进“白鹿原”“陕西村”。

当地人的“木匠王”—沈衍树

沈衍树,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70年成为安康地区国营机砖二厂职工,退职回乡后拜师于汉阴南山最有名气的木匠手艺人陈伦信名下学艺。在跟师傅学艺期间,得到师傅倾囊相授,他本人也善于钻研,在遇到一家民国老宅的窗户上面还有非常精巧蝙蝠图案,中国古代窗的雕刻手法分为、浮雕、透雕,然后有一些攒插、一些插接,工艺复杂,再无法买到的情况下,沈衍树站在窗户前看了许久,把窗户花纹图案拓了下来,回去用了二十多天,制作出来了一模一样的窗户。通过这次实践,沈衍树对仿古建筑木工手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平时走街串户碰到老宅院就会去研究,只要看到样子,都能把它制作出来。

偶然的机会,沈衍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树根,一下子激发起了我的创作欲望,这个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堆烂木头的树根,在沈衍树的眼里那是一头正在觅食的梅花鹿。有了做木匠的基础,做起木雕、根雕并不难,历时一个月时间加工打磨,一只鲜活的梅花鹿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有买家花了几千块买了这只梅花鹿,沈衍树备受鼓舞。之后在网上找资料借鉴学习根雕艺术,同时向汉中、四川、江浙一带的根雕艺人学习,打造了一套十二生肖作品和其他60余件作品。

因为手艺的精湛,沈衍树被当地人荣称“木匠王”。在批量生产的家具厂因为价格便宜花哨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的现代,传统工艺几近遗忘,沈衍树的作品在旧的工艺上进行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古朴大气,更有新工艺简约实用,深受用户好评。有多个年轻人慕名而来有拜师学艺,沈衍树带出来的徒弟都有“好木匠”之称。

2017年汉阴县承办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全省文学艺术界现场学习交流会上,沈衍树的作品受到了与会所有文学艺术界领导的一致肯定,特别是受到了省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度称赞。沈衍树凭着对古建,对根雕艺术的热爱,始终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我克难奋进、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必将成为三秦民间艺术瀚海中一朵耀眼的浪花。 

与食结缘——乔永红

乔永红,他出生在陕西关中地区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家庭,父亲为挣更多的工分辛苦劳作经常吃不饱,患胃癌离世,当少年小小年纪下定决心长大了一定要让更多人的人吃得好吃得健康。

1990年,乔永红响应党的号召,成为陕西武警总队某支队武警某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炊事班的一员。当兵五年练就了一身正气,一身厨艺。退伍后经几年淬炼,受邀来到安康开始职教生涯,从厨房走进教室,从灶台走上讲台,以前只管做现在还要讲,普通话、备课、板书,肢体语言等等都要练习,他刻苦钻研教学方法。经过精心准备和刻苦练习,乔永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中语言幽默,由浅入深,深受学员好评,逐渐的在安康烹饪教学领域成了知名教师,逐渐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了资深的经验积累。家政公司的成立,业务的改变,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宴席行,风味小吃拿手的他,只有从头开始钻研月子餐,走访老中医,咨询营养师,慢慢的在月子营养餐领域也取得诸多认可。

一分收获,一分耕耘,乔永红深深热爱着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从教以来累计培训学员不计其数,2017年安康市第三届烹饪美食大赛中荣获特金奖,2018年取得中式烹饪一级技师,这一切荣誉都与他平时的刻苦,努力分不开的。

树匠心、育匠人的典范——张建朋

张建朋先生已从事餐饮行业 26 年,1993 年从最初的学徒做起,风雨兼程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1995 年初次创业未果后,他毅然决定继续学习深造自己的厨师手艺,重新做回厨师的身份,踏实刻苦的向别人求教,完善自己的处事精神。学习期间不断通过比赛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互相借鉴学习,提升自己。 2017年荣获安康市第三届美食烹饪大赛特金奖。2018年荣获安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金牌厨师长,并被岚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定为岚皋味道宣传推广先进个人奖。

2016 年初,受聘于岚皋县岚皋旅游烹饪学校。三年的教学时间里,他秉承着厨师这个独具匠心的行业责任,在刀功,烹饪技法,摆盘等方面,无不体现了金州匠人的技艺。作为一名常年致力于烹饪事业的老师,他始终追求着对品质的严苛要求,对社会的责任,不忘初心,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从学徒到师傅,他把自己掌握的烹饪知识和技巧无私地分享传授给其他同事。在教学三年里,他培育学 2000 多人。真正体现了技术性人才的匠人无私奉献精神。

土鸡饲养专家——胡代红 

胡代红先生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安康学院畜牧专业。早在十九岁时,他就开始投身于创业之路,然而由于经验匮乏、阅历太少而导致创业的梦想搁浅。因此在2004年他毅然选择了南下学习,先后在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东莞正大贸易食品出口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农牧企业就职,苦钻畜牧养殖技术,坚持在一线积累经验,为他再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4月,经过四年蜕变、积累的胡代红返回故乡安康,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注册成立了安康市汉滨区鸿瑞生态养殖场,从事散养鸡生产工作。面对着艰难的开端,他没有畏惧,汗水洒满了新建养殖场的每一寸土地,在日以继夜的忙碌中,时间悄然逝去。

在他的努力下,养殖场逐步发展,摆脱了创业初期的艰苦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动了众多的周边农户发展。2010年元旦,在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后,胡代红注册成立了安康市汉滨区鸿瑞生态养殖合作社,发展周边社员30余户,合作社致力于带动周边发展,为合作社成员做好土鸡养殖配套服务工作。2014年2月,在原安康市汉滨区鸿瑞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重组成立了安康市汉滨区润丰源农业有限公司的公司,设有土鸡、土鸡蛋养殖基地10余处,单日销售土鸡蛋10万枚,实现年收入500万元。在胡代红的带领下,润丰源公司致力于打造安康生态放养土鸡、土鸡蛋第一品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级职业农民,在投身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在大河、建民、田坝、县河、关庙、张滩、洪山、茨沟、流水、紫阳等乡镇开展养鸡技术培训30余场次,参与培训农户1500余人,共为70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5000余只。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农民技术高级技师、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等称号。

匠心—谢小燕

谢小燕,出生于1983年8月,镇坪县上竹镇人,大学本科文化,2013年响应镇坪县返乡创业的号召回乡创业,2010年就一直跟老一辈学习手工艺品编织的她把回乡开展手工编织文化地域保护和传承作为创业的灵魂和根本,为了把镇坪手工编织技艺传承并发扬壮大,她在全县遍寻乡村巧匠,每年冬季采收、生长1年左右的竹子最适合编织,目前花瓶、竹盘、竹篮、花篮、背篓、簸箕、笆篓等众多作品在其手中展现。

2016年以来,创办的镇坪县南山燕实业公司以镇坪大山产出的篾竹为主材料,开发出以“奶奶的布鞋”、“华龙篾”、“盐老鼠”、“华南虎”、“巴山牛”、“南山羊”等有镇坪地域文化的系列纯手工编织产品。数十种独具匠心的纯手工编织产品,不仅传承了镇坪地域文化,带动了周边1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创业以来,先后获得安康市“优秀创业女能手”、“十大创业领军人物”、“优秀青年”、“安康市妇女民间手工艺能手”等荣誉称号,并荣获“树新风、助脱贫、巾帼展风采”安康市妇女手工艺品布艺类三等奖。

“化”出来的美丽人生——叶丽

叶丽, 从湖北洪湖农村家庭创出美丽人生的独立女子。从学习化妆在安康开了一家10平米的小店,到现在九头鸟职业培训学校下属实体店4家,加盟店3家,从事化妆美甲美容行业近20年,叶丽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

选择了美容师这个职业,叶丽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只要说哪里有相关提升课程都会去学习。她平时也比较喜欢钻研,为了画好眉毛,把自己的眉毛都刮掉,不停地练习手法,美容行业必须对美容产品十分了解,叶丽给顾客使用的产品几乎自己都亲身体验过,然后才结合顾客皮肤和产品特质使用,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叶丽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同,信任她的顾客越来越多,实体店也越做越大。2008年获得高级美甲师职称,2010年担任美甲世界杯陕西赛区评委,2018年担任陕西省第十界美容美发化妆美甲职业技能大赛化妆创意组评委。

为了使更多和她一样的爱美小姑娘能学到专业的技术,叶丽成立了九头鸟职业培训学校,每年培训专业人才500余名,教学中不惜成本狠抓教学质量,毕业学员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学员毕业就业主要方向有美甲化妆综合店,美容院,影楼,个人美妆工作室,影视剧组等,为实现更充分就业,叶丽在自己现有实体店采取股份制,真正帮助学员实现了就业以及创业。

叶丽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立志要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她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用水润通透的底妆,打造出婴儿的肤质方法,宿醉腮化法,脏唇的化法,以及发型上的手摆纹理,灵动抽丝等创新,在钻研技术、提高本领、精益求精的路上越走越精彩。

制茶专家—胡学华

胡学华,出生于1976年8月,高中文化程度,平利县长安镇中坝村农民,2017年省农业厅认定为高级职业农民。现任“平利县惠民茶叶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利县盛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平利县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在茶叶生产中,胡学华不但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他生产的女娲富硒绿茶和红茶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内外茶叶质量评比金奖 2010年陕西省茶文化节上评为“陕西省十佳制茶能手”;2014年当选为平利县茶叶协会副会长;2015年八月协同省、市、县农机局起草编制了《陕西省茶叶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试行)技术标准,2015年十一月参加陕西省首届职业农民技能大赛获得“果茶桑园艺工”第一名;2016年荣获“平利县名优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科研项目安康市科学技术奖个人一等奖。成为我县远近闻名的茶叶专家。

胡学华通过合作社向农户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推进产业规模发展,将分散的小田块变成大田块,实行集中标准化管理,还在茶园修建了机耕和观光道路,新建高标准茶园2000亩。同时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周边200多农户发展茶园1000余亩,每年向合作社提供原材料40余吨,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其帮扶的49户贫困户户均建设2亩茶园,通过发展产业甩掉穷帽子。通过重大节日定期向贫困户发放食品、慰问金和合作社产品,让贫困户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

 “土专家”王安民

王安民,1946年出生,陕西杨凌人,1961年跟随老师从事农业方面种植研究,一干就是十多年,于1976年成立蔬菜种植专业队,担任队长兼技术员,他经常去研究所请教各位专家教授。在专家们的指导和他辛勤努力下,不断的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从露地到小弓棚、中棚、大棚、温室一步步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期间,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能和技,获得了高级农技师称号,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为特聘教师,1993年荣幸在陕西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杨凌第一批走出家门当讲师的土专家。

王安民在安康市谷雨科技有限有限公司当技术员期间,负责推广辣椒种植、蔬菜培育、葡萄嫁接等技术。他负责管理几十亩葡萄园,当时自己在管理葡萄方面的技术不是很精湛,为了能把葡萄种植好,他经常会独自去户县向资深专家请教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管护和技术培育下,葡萄无论品相、口感远超过户县,得到了公司的一致认可,每年来观光采摘群众络绎不绝,绝口称赞他也因此获得“安康市葡萄科技奖”。他始终默默无闻地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一名老前辈的奉献精神,在他带领的团队帮助指导下,安康谷雨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当地农业合作社的各项农产品经济收入较以前翻了一番,直接带动当地贫困户家庭收入的增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