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闻“青中”巨变,叹扶贫成效

——紫阳小分队精准扶贫访谈记

作者:西安交大安康市紫阳县政务见习团  发布时间:2019-08-19 09:00  来源: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迎着初秋的烈阳,西安交通大学赴安康市紫阳县参加政务见习的同学们在人社局曾冬股长的带领下,行车穿过蜿蜒的盘山公路,于8月11号上午10点左右抵达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所包的青中村,受到了党支部书记张显华和村委会主任冉维富的热情接待。

当车子驶上通往青中村的道路时,同学们就深感精准扶贫带来的福音,盘山公路一直通到村里,马路如一条巨龙盘踞山间。走进青中村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室装修得清爽明亮,柜子里陈列着整齐的资料,张贴在墙上的“办事指南”详细列举了各类事项的申报流程等相关信息,显示出基层单位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与“为人民服务”的字样相得益彰,时刻提醒着基层村干部要联系群众、廉政为民。

村委会主任冉维富是土生土长的青中村人,年轻时在外打拼,因为村里贫困,缺乏年轻一辈,27岁的他心系故土,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干部,立志改变家乡现状。“村干部要实打实地为大家做事情,也不图个收入多少,就是一心想着怎么把村子搞起来!”冉主任激情满满地说到。

青中村住着288户人家,共887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60户,贫困人口大约占据总人口的一半。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产业经济萧条导致了村民的贫困。十年间,冉主任和村干部班子通过一步步的摸索和实践,带领全村走上了脱贫发展的道路,青中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已有10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剩下的58户贫困户已经基本达到脱贫的标准,预计今年就能全村脱贫。

冉主任上任以来,主要从提高住房质量、改善交通道路、发展产业经济和精准帮扶四个方面寻找突破,助力青中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以前,村民住在山上的土坯房里,大部分都是危房,破落不堪,村民生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出行极其不便。为了提高村民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由政府牵头,设立了五个移民搬迁安置点,解决了住房的大问题。安置房均为三层小洋楼,内部家具一应俱全,颇有现代化气息,成为青中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同学们了解到,2015年省委胡和平书记来村调研后,看到村内的道路状况,大力倡导改善交通,修建公路,让“难于上青天”的泥巴路成为历史。如今,马路一直通到村里,户户人家坐落在道路两边,偶尔有汽车经过,交通非常便利。

冉主任深知改善交通和住房状况,虽然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却不能真正带动村民脱贫增收,于是他与其他村干部们开始摸索,尝试发展特色产业来促进村子的经济发展。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茶叶成为村里最主要的农作物,但小规模种植限制了村民的收益,于是村里带头扩大茶园规模,发展茶产业,实现了村民增收。据冉主任回忆:“最早村里只有1300亩茶园,通过这几年改变,新建了800亩,现在总共有2100亩,人均茶园面积达到2亩,产业也慢慢稳固。” 除此之外,养殖业也成为实现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针对每户人家的情况不同,冉主任和村干部们采取不同的帮扶战略。“对于家里有青壮年劳动力的,我们会推荐到县城里去工作;因病因残导致家里劳动力弱的,我们就鼓励他们包一些茶田经营,平常也养鸡、养猪,政府帮助他们集中销售,茶田和养殖业的收入都会返还到老百姓手中,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冉主任介绍到。

在冉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访了家贫困户。在走访的贫困户中,有一户人家男主人身体残疾,儿子患有眼疾,家庭困窘不堪。青中村的村干部对这家人给予了大力帮扶,不仅给他们送来鸡、猪等家畜来喂养,为他们联系销售渠道,还给男主人安排了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经过村干部跑前跑后的辛苦付出,加上国家的各种补贴,如今这户人家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每年收入有两三万元。在被问到生活境况时,主人家连呼满意,还带同学们参观了他养的家畜。

“我们青中村一马当先,今年实现脱贫目标!”冉主任的自信许诺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基层扶贫干部如火的激情,他们扎根一线,心系人民,为老百姓服务的心永远炙热,没有他们在基层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今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次调研,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必须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人口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使其真正摆脱贫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