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社系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快讯 (二十九)
安康火车专列再出发护送农民工返岗就业
3月11日下午,来自安康5个区县的1400余名农民工,在安康市人社局的精心安排下,再次集中统一乘坐火车专列赴广州、东莞、惠州相关企业返岗就业。
安康市是劳务用工输出大市,春节在外务工人员返乡36.2万人。当前,正值农民工外出务工高峰期,安康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全力抓好农民工外出返岗就业工作。通过各县区收集农民工返岗复工意向,主动对接输入地人社局了解企业复工情况和疫情防控要求,积极组织开通“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帮助农民工打通外出返岗就业“最后一公里”,全力当好了农民工的最强后援,促进了农民工实现就业增收。
目前,全市农民工返岗就业27.19万人,其中“点对点”输送农民工外出就业290批次17714人。
汉阴县“点对点”劳务输出促就业
为保障防控期间农民工有序、健康、平安返岗就业,汉阴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当前形势下企业复工复产、劳动力就业工作,把稳就业作为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以“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出的方式,全力促进劳动力返岗就业,截至目前,全县“点对点”输送28批次转移就业2209人。
“点对点”摸排走访。充分利用村、社区在疫情排查契机,采取不见面的方式,通过短信、微信、电话询问等方式,对有意愿上班的劳动力摸排走访,瞅准群众宅家的机会动员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发挥第一书记、村、帮扶干部力量,通过进村入户的方式,摸清帮包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劳动力务工意愿,务工岗位,务工行业、务工区域和就业技能等,逐人逐项登记,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台账,实时跟新劳动力就业动态。对移民搬迁社区附近的新社区工厂、工业园区、就业扶贫基地用工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用工需求登记,收集适合有劳动力、就业愿望,无就业渠道的异地搬迁群众的就业岗位,同时,及时收集整理县内外用工企业岗位需求登记,至目前,已收集县内外180余家企业用工岗位1.85万个,达成就业意愿2800余人
“点对点”招聘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及时更新和发布企业用工招聘信息,通过“汉阴发布”、政府网站、汉阴人社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新媒体全方位分批次同步推送就业岗位信息1.85万个,积极引导企业和广大劳动者通过网络招聘、线上求职等方式,保障企业用工和广大求职者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三送”(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活动,在人流密集社区、村醒目位置张贴招聘信息500余张,利用、镇、村、干部入户走访期间,把招聘岗位就业信息发放到劳动者手中,确保每名劳动者有足够的岗位选择空间,同时、在政务大厅窗口,特设求职招聘窗口,及时登记备案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充分发挥村级劳务扶贫公司在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优势,在镇、村积极开展线下“点对点” 招聘推介服务,确保“线上服务不打烊,线下服务不断档”。
“点对点”精准对接。实行领导分片包抓,业务干部分工负责,成立就业转移工作专班,由就业工作分管领导带队,深入镇、村、社区工厂“一线”精准对接,送岗位、送信息、送疫情防控知识,对新社区工厂的防护设备、厂区消毒,员工上岗测温、戴口罩等提出指导性意见,业务工作人员与各镇社保站业务人员专人专项对接就业转移工作,及时掌握更新就业数据。同时,加强与浙江宁海、象山、江苏常州、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等县内外劳务协作企业“点对点”沟通互动,摸清企业复工时间、用工需求,薪酬待遇等,做到精准对接、人岗匹配。
“点对点”专车输送。统筹建立人社、卫健、公安、交通等部门合作机制,按照返岗复工“点对点”对接,专车护送务工人员 25批次1900余人,火车3批次285人到浙江、四川、广东、云南等地返岗就业。为保障务工人员健康有序返岗,人社部门制定了“心贴心”返岗服务方案,从登记备案、资格审核、客运大巴的协调、车辆、人员的消毒测温、防护物品的发放由专班专人负责,并协助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安全教育等,为务工人员提供贴心、暖心的优质服务,确实保障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就业。分批次建立务工人员微信群,了解返岗人员到企情况,通过电话回访、微信联系的方式“点对点”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务工人员就业情况、健康情况等。同时,加强与劳务协作企业及当地人社部门沟通协调、对在返岗情况中发现的问题,协同解决,合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的机会。
旬阳2万余名就业人员奋力追赶春天的脚步
在这个春天,唤醒大地的是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及就业的脚步。3月11日,来自旬阳城关、白柳、双河等20个镇的502名外出务工人员告别家乡,坐上政府为他们“定制”的各类车辆,踏上了返岗就业路,追赶着春天的脚步,向东、向南飞去。
为带领全县农民工尤其是2.8万有意愿外出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追赶“春天”就业的脚步,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开往“脱贫春天的列车”上掉队。旬阳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服务,创新手段,精准施策,迅速从返岗复工和网上招聘落实层面按下了“快进键”。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发动村四支队伍力量,率先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摸排,摸清有务工能力贫困户底子。与此同时,通过加强省内外部门之间协调,主动与浙江、广东、江苏等30个省份建立沟通对接机制,保障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就业。按照“不掉一户、不落一人”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作为就业服务优先对象,做到信息传递优先、岗位选择优先、政策落实优先,确保至少一户一人就业。
据统计,截至3月11日,该县已实现返岗复工转移就业2.3万人,其中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服务方式将2596名外出返岗和就业人员输送到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20多个省外城市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