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观摩交流平利稳岗就业工作经验
10月13日,全市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现场推进会在平利县召开,与会人员观摩交流稳岗就业工作经验。
截至目前,平利31852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29938人,贫困户家庭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达67.3%,实现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一人就业目标。
实施“五步流程”,守好防返贫最后“一道关口”。全面排查摸底子。全县3834名结对帮扶干部时时关注、天天监测、周周更新、月月研判。精准对接建册子。县人社局精准对接重点对象,完善制定就业帮扶措施,做到了失业有人管、就业有人帮。倾情帮扶找路子。以村总队长为统领,以“四支队伍”为主体,落实岗位推送、企业吸纳、兜底安置、政策支持、职业培训等措施,做到了预警监测重点对象户户有人帮、人人有事干。督查考核压担子。县纪委监委将稳岗就业纳入脱贫攻坚大督查,县脱贫办、县人社局实行“红黄绿”清单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交办、限期整改。动态销号交卷子。县脱贫办、县人社局按月复核,对实现稳定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家庭收入达标的予以销号,确保帮扶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落实“五个一批”,筑牢巩固脱贫成果最后“一道屏障”。社区工厂扩就业。率先探索“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模式”,出台了《扶持新社区工厂发展十条措施》,每年预算社区工厂发展基金500万元,累计发展新社区工厂86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人社部评为精准扶贫“十佳”案例;在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荣获“优秀项目奖”和“最具人气奖”;被省委、省政府写入《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全省推广;被市委、市政府列入脱贫攻坚“五大工程”。定点输送保就业。县上制定出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劳务输出务工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十条措施》。2月19日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点对点”专车输送,累计向14省44市“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75车次1864人,全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91%,其中转移就业人数突破5万人。县人社局被省人社厅授予“疫情防控期农民工返岗复工帮扶工作先进集体”。依托产业拓就业。聚焦“五个十万”,始终将贫困户就业牢牢地嵌在产业链上,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帮扶主体、一个脱贫园区,每个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长短结合的增收项目。全县222家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就业240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7300余人。支持创业带就业。深化推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兴产业、办企业、置家业”的“三乡三业”能人回乡工程,全县返乡创业人员2100余人,回引资金20亿元,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685家,开发就业岗位2万余个,带动6007名贫困群众精准脱贫,涌现出了“新农人”王秀梅、田珍、余兴强等一批扶贫达人。公益岗位兜就业。整合人社、林业、扶贫、交通等部门公益性岗位,实行统一开发、行业主管、规范管理,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3150人。
用好“五项机制”,跑好决胜小康跑“最后一公里”。总队长一线统领。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其他县级领导和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全部下沉到村担任总队长,全县137个村全覆盖。红绿色挂图作战。人社局、各镇村都建立了清零作战室,制定了精准到户到人的就业“红绿”清单,稳定就业的标“绿”,帮扶干部跟踪服务、巩固提升;暂未就业的标“红”,村总队长综合施策、解决到位。常态化精准帮扶。健全“县有中心、镇有站、村村都有信息员”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群众点单、按需下单。常态化巡回督导。县委建立大督查机制,人社局通过统计分析和问题核查,对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占比超过10%的镇,由县级分管领导约谈督办;对措施不力导致返贫致贫的,由县纪委监委严肃追责。一盘棋合力推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引导各类主体多措并举吸纳就业,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最美扶贫企业”,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大扶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