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登录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正文内容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夯实筑稳民生奠基石

——安康人社“十三五”城乡居保成就巡礼

作者:连凯  发布时间:2021-02-04 15:51  来源: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月26日上午,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安康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处被表彰为市级先进单位,紫阳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被表彰为县级先进单位,市县负责城乡居保工作的连凯、白斌、邹善英等3名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座谈会上,安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处处长闫立岗代表全省4个先进地市进行交流发言。这次表彰为全市“十三五”城乡居保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十三五”以来,安康市城乡居保工作在陕西省人社厅、省社保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安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健康发展。全市应参保164.38万人,已参保163.96万人,参保率达到99.7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参保63.05万人,已参保63.05万人,参保率达到100%;46.18万人享受城乡居保养老待遇,待遇发放率100%。城乡居保基金累计结余204485.06万元,其中个人账户基金结余143912.67万元

一、对标“一个人不”要求,持续推进应保尽保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社会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护网。城乡居保作为农村群众养老保障的底线政策,是决胜脱贫攻坚、筑牢民生基石的关键一环。安康市人社局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纳入到人社扶贫“六大工程”同步推进,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建立了县级领导联县包抓机制,扎实做好城乡居保扶贫工作。先后提出“五个精准”“六个必须”“三个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建立工作台账,通报进度按月动态清零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进入“老有所养”的保障范围,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了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一样“60岁以后能按月领钱”的幸福机会。 

严格落实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群等农村困难群体代缴保费政策鼓励县区在财政能力范围内自行出台更加惠民的代缴政策,汉阴、镇坪、紫阳三个县区先后提高代缴标准,进一步夯实政策托底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城乡居保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累计为40.47万贫困群众代缴保费2023.54万元。

二、兜牢“一分钱不差”底线,确保待遇应发尽发

城乡居保待遇不算高,但一分一厘都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民生必须跟着“民声”走养老金标准的增长和待遇足额发放是城乡老人心中的最大“民声”,也是必须守牢经办底线。2019年10月,按照中省文件精神,经过与财政部门主动沟通衔接,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办法》,从2020年1月1日起,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此次调整,全市最低达到108元/月,100岁以上老人达到203元/月,人均增长9元,增幅7.96%,同时对所有涉及市县财政分担资金的比例进行了统一规范。

“十三五”期间,全市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15年的80元提高到2020年底的115.5元,增加35.5元,增幅 44.38%;人均待遇水平达到122元/月,与制度启动试点时的60元/月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领取城乡居保养老待遇人数从2015年底的39.65万人增长到2020年底的 46.18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78049.19万元,做到待遇发放“不漏一人、不拖一天、不欠一分”。

三、聚焦“一步路不跑”目标,优化升级经办服务

城乡居保的参保主体是农民,经办服务的一线在农村。面对安康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围绕“互联网+城乡居保”工作思路,开展以“参保登记不出村、保费缴纳不出村、待遇申领不出村、生存认证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建设,制定建设标准,印发实施方案,列出任务清单,从2018年5月开始,先期在汉阴、紫阳、旬阳三个县区进行试点,同年9月进行全市推广,同时,安康市政府将“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建设作为政府公开承诺事项,面向社会郑重承诺。2020年8月,全市1850个村(社区)全部建成达标,广大农村居民不出村即可办理城乡居保各项业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大力推进社保卡和手机APP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行“经办不见面、服务网上办”,累计制发社保卡167.34万张,基本实现了参保群众人手一卡,使用社保卡发放待遇达到86.56%,全市累计注册应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机构版857个、个人版34.39万个,网办参保、缴费、认证、待遇、转移等各类业务267.72万件。

四、做到“一个风险不漏”排查,不断强化基金安全

实施城乡居保制度是一项民生工程,城乡居保基金是参保群众的“养老钱”和“保命钱”,基金安全与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为切实管好用好城乡居保的“钱袋子”,按照中省统一部署,全面取消现金征缴保费,推行E终端和社保卡代扣代缴,2018年10月底,全市E终端铺设实现了全覆盖;全面取消集中生存认证,应用“陕西养老保险”和“安康智慧人社”手机APP认证,截止2020年底,城乡居保认证率达到96.75%,手机APP应用率100%;全面取消社银人工报盘,2018年底,全市所有县区金融财务管控平台上线运行,成功实现了城乡居保全部业务线上操作,业务、财务、银行三个系统实时对接、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对保费收缴、待遇发放、资金配套落实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真正做到收的安全、管的规范、发的及时。同时建立完善了业务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全市10县区全部达到省级“AAA”档案认证标准。

注重对各个经办环节的内控稽核,通过督导检查、专题会议、走访调研、明察暗访等方式,摸清基层底数,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十三五”期间,开展各类风险防控专项行动和内控稽核检查20余次,累计核查、核实疑似信息6.36万条,追回各类违规冒领资金280.5万元,有力的维护了城乡居保基金安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过往皆为序曲。已经开局的“十四五”规划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交汇融合,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将不断深化城乡居保经办改革,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精准融合,着力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献礼建党100周年,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