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正文内容

六个聚焦铺就群众增收幸福路——安康市六项行动助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

作者:冯勋 邱适  发布时间:2022-02-14 14:39  来源:安康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就业安天下,社保惠民生,维权暖民心。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康庄大道上,人社工作的一丝一毫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唯有将群众就业增收牢牢抓在手上,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021年以来,安康市人社系统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和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盼,以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统领,坚持六个聚焦,实施六项行动,全力助推脱贫人口从“就业脱贫”向“就业致富”迈进,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

聚焦“高质量就业”期盼  ,实施就业富农行动 

“什么是好就业,不能仅仅以赚钱的多少来衡量,稳定性、风险度、工作环境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要让我的父老乡亲们和我一样富裕起来。”安康市欧利科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党信朋自信满满地说。

2003年中专毕业的党信朋远赴江苏、福建打工,从生产线一线员工一步步做起,走上了大片区销售经理的位置。“学习了这么多年的专业技术,也在发达地区大企业积累了不少经验,总要干些有价值的事。”2016年他毅然辞掉30多万年薪的工作,回到汉滨区松坝社区创办新社区工厂。如今,从当初30多人的小厂逐步成为了100多人的大厂,还同时带动家庭工坊就业50多人。2021年,党信朋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从“打工仔”到“管理者”再到“创业者”,党信朋身份的“蝶变”不仅是一部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从“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最好的例证。

就业关乎群众“饭碗”,是巩固脱贫成效推动群众持续增收的关键之举。该市按照“稳总量、扩增量、提质量”工作思路,坚持“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稳岗、扩岗、送岗”三措并举,完善优化19项就业帮扶政策,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服务优先保障、外出务工优先输出、本地岗位优先吸纳、技能培训优先提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33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务工37.38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4.02万人,7.93万户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1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1602.48元,增幅15.17%,其中工资性收入8908.57元,占比76.78%,就业务工成为了脱贫家庭收入增长的主渠道,是助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的“幸福快车”。

聚焦“高技能培训”需求,实施技能强农行动


“通过县人社局的帮助,我今年6月份参加了修脚师免费培训,结业后被介绍到远元集团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瑞江道瑞江花园竹苑店上班,每月收入有六、七千元,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紫阳县洞河镇香炉村脱贫户方启艳感激地说道。36岁的方启艳家中老人常年病痛,家中还有14岁的孩子需要照顾,生活负担沉重,县人社局在摸排走访中了解到她家情况后,介绍她参加修脚师培训班,通过技能培训实现了更好就业,家庭收入有了稳定增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提升脱贫人口就业能力,该市坚持以扶志为先导,以扶技为抓手,以强技为根本,将职业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带动更多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累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1万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1.94万人次,在人社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就业创业交流活动上,“紫阳修脚”“旬阳建工”分别荣获“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培育的劳务品牌7个,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9.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05万人,人均务工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

聚焦“高素质人才”引领,实施人才兴农行动

“我是今年9月份通过关注的微信公众号知道了宁陕县在引进高层次和紧缺特殊人才,正好我的专业对口,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所学所长有所作为,所以就参加了这次招聘。”谢呈辉是汉中勉县人,2021年7月份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通过宁陕县此次引进高层次和紧缺特殊人才,谢呈辉被分配到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该市按照“引用高端人才、培育专业人才、盘活乡土人才”的思路举措,积极推动各类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全市累计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00人、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230人、招聘特岗教师 520人、考试转编特岗教师949人、三支一扶人员76人,接收安置免费师范生33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1 人、定向招聘残疾人2人。累计选派1149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外培训学习、1122名高层次人才赴基层一线服务,完成100名镇(办)新招公务员乡村治理培训、13060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聚焦“高品质生活”夙愿,实施社保惠农行动

“感谢政府的帮助,我不仅可以每月领取低保金,而且政府还帮我缴纳养老保险,让我们家没有了后顾之忧。”紫阳县麻柳镇染房村的王方尧说道。王方尧一家4口人,本人患有重病,妻子在家照顾上学的两个孩子。2021年9月份,染房村在开展防返贫监测时,将王方尧一家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纳入监测系统并为其申报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时县人社局为其两人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确保缴费不断档,到龄能及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为有效发挥社会保险“稳定器”作用,该市继续巩固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成果,认真落实脱贫人口养老保险政策,不断推进脱贫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参尽参、应保尽保、农村缴费困难群体最低缴费应代尽代和“五个不出村”经办模式全覆盖,全市脱贫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2.32万人,参保率100%。为农村困难群体和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保费90973人、619.62万元,代缴率100%,2021年12月,安康城乡居保经办服务工作被国家人社部拍成专题视频课件,在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上滚动播出,受到广泛好评。  

聚焦“高收入目标”实现,实施品牌优农行动

在康达电子厂,一位娴熟的女工正在流水线上做网络跳线,这是石泉县黄荆坝村的江大彩。“我现在年龄大了,出去干活没人要,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由于离家近、活也轻松,挣钱顾家两不误,屈指一算,我在这已经干了大半年了,平均每月能拿到2800元左右。”江大彩高兴地说道。“以前在家种点地,土地征用后就没啥事情干,现在在这上班很方便,有钱赚,心情也好了。”

该市紧紧围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产业、推广新模式、锻造新工人、完善新功能、创造新生活“六新”目标,巩固拓展“龙头企业+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加快产业延链、补链,推动毛绒玩具、电子线束、服装织袜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就地就近稳定务工机遇,助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全市2021 年新增社区工厂375 家,累计总量达到1023 家,吸纳就业 31667 人,其中脱贫人口 8278 人,新社区工厂实现产值 56.86 亿元,累计发放工资 4.91 亿元。国家《乡村振兴简报》系统介绍了安康经验。1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陕西督导时,对安康发展新社区工厂解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聚焦“高效能服务”标准,实施帮扶助农行动

石昌全是石泉县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创办了鼎兴牧业责任有限公司。县人社局为他的企业提供了40万元的贴息贷款。“正是因为这笔贷款,使我起了家,致了富,帮我扩大了养鸡场的规模,从起初的5千只鸡,发展到今天的2个养鸡场存栏4万多只,每年的纯利润达70多万。”石昌全开心地说。

为精准掌握脱贫劳动力就业状态,确保脱贫劳动力不失业、不减收,该市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帮扶”工作要求,扎实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防返贫动态监测。印发了《稳岗就业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实施方案》,通过四支队伍入户核查、呼叫公司电话核准、人社部门抽样核实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就业动态监测,精准化做好就业帮扶。累计比对数据36万余条,反馈预警信息4.5万条。探索建立“劳务组织开办到村、就业帮扶精准到人”四级人力资源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派遣不精准、就业不稳定、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问题。全市成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33家,组建村级劳务服务公司(点)1388个,实现了脱贫村全覆盖,累计帮助转移就业30余万人次,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坚持监察仲裁齐上手,全力以赴抓维权 ,有效保障脱贫人口务工收益。劳动保障监察立案结案72起,为913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937.8万元,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004起,办结1004起,结案率100%。市人社局被授予“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授予“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