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宣传交流 > 正文内容

桃李满天下,校志著华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29 11:46  来源:

    几日前,收到了文友送来的《安康市技工学校志》,捧在手里,只觉得沉甸甸的,不仅仅是这本书的重量,更是内容。

    《安康市技工学校志》全书40万字,彩图近百幅,包括:概述、校园建设、行政管理、党的组织、群团活动、教学工作、教职人员、学生、实习工厂、精神文明、校园文化 、后勤保障等共12章45节,是陕西省技工学校和安康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机构中的首部专业志书,填补了我省技工院校志书的空白。涵盖了建校三十一年来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安康市技工学校发展的现实与现状,表现了技校人艰苦创业、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记述完整,有理有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图文并茂、语言简洁通俗流畅,其质朴的文风、斑斓的文采犹如阵阵清气沁人心脾,令人信服,且装帧漂亮,印刷精美。这本书是主编和所有编著者们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的结晶。

    安康市技工学校成立于一九七九年,那时,十年动乱刚结束,百废待兴,人才尤其缺乏。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大学毕业教大学是很常见的事。我家先生就是高中毕业留校教初中的,如今听来,匪夷所思,可当时就是那种情况。技术工人就更不用说了,奇缺无比,于是,安康市技工学校便应运而生了。诸多照片中,两张并排的照片尤其令人感慨、动情,旧校门与新校门,旧校门是那样的破旧,横额上的标语“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还遗留着文革的痕迹,门窗破旧,对联已被风雨侵蚀的斑斑驳驳,模糊不清,但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这里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现在的校门,崭新、现代,蓝色的门柱和蓝天一色,白色的大楼醒目耀眼,淡黄色的墙又透着温柔,整个校门显得那么宏伟、壮观、和谐、美丽,照片一页页翻过,看着一幢幢崭新的教学大楼,教学中使用的种种现代化设施,绿树成荫的道路,绿草如茵的操场,漂亮的学生公寓,朝气蓬勃的教职工队伍……不能不让人生出万般感慨,岁月如流,沧海桑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着几代技校人的沤心沥血、努力拼搏啊!

    指下,书页慢慢翻动,如烟的往事,峥嵘的岁月又一一在眼前浮现:

    建校初期,校园蒿草萋萋,房屋破旧,污水横流,满目苍凉。在这油毛毡小院里,招收了50名首批技校生;直到86年,3000平方米教学大楼建成使用;以后逐渐发展,应该说,80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是该校发展的黄金岁月,学生统招统分,市场经济还未冲击到这一块,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安然。到了97年以后,学校不再包分配,而是自主择业,其它各种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紧接着,公立学校大肆扩招,你方唱罢我登场,绞尽脑汁抢生源甚至挖墙角。技校一下陷入困境,生源困难,经费困难,是继续办还是被兼并,是他们面临两难的选择。技校人知难而进,继续艰难打拼。改变办学策略,依托各方力量,坚持办学。2006年,学校情况好转,投资百多万元对教学楼进行了装修及校园的绿化。2011年,是学校实现飞速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资80万元,对学校的食堂、礼堂、大门、女生宿舍、实习车间进行维修改造,改造体育场跑道、安装监控设备、添置健身设施等等,使学校环境焕然一新。

    通过“大事记”章节,我们看到了学校从设置、建设、人事变迁、招生浮沉等等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技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独树一帜;在市场经济的极大冲击下,技校人如何冲破困境,由低潮逐渐又重振雄风,屹立潮头,叱咤风云,如今已成为技术教育大潮中的一朵奇葩。通过一系列的浮沉沧桑变化,从中感悟建校之艰难,发展之不易。

    读了行政管理章节,我们看到了技校人重管理,重人才,各任校长的政绩也历历在目,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古人曰“鸟过留声,人过留名”,可以起到激励、警示的作用,以史为鉴,人人都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社会风气定会逐渐好起来。其中,在校务工作一节里,写到了学校注重为知识分子办实事,其中写道:“凡是参加进修的老师(包括自考、函授)学习期间按出勤对待,不影响年度考核和工资、资金发放。看到这里,我特别感慨,这种待遇真是太优越了,殊不知,那时,老师以及很多部门,包括我自己函授进修时,一切费用都是自理,学习一律算事假,我好羡慕技校人。

    在“党的组织”一章里,我们看到了他们怎样坚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党风廉政方面,更是令人肃然起敬。书中这样记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党委明确提出:“校党委领导成员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自己首先做到。……在每年增收节支奖的分配上,校党委领导从不拿一等奖。在经费开支上,必不可少的烟、茶、便饭是有的,但没有大量的用公款请客送礼…….2010年,学校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一)开展警示教育…..(二) 领导班子签订政自律责任书……2010年全校未发生一起超范围、超标准乱收费现象。不设立帐外帐、小金库、个人也不到公共场所进行公款消费和公款出国(出境)旅游,促进了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三)党委主要负责人是廉政责任的第一责任人。”读到这里,不能不让人感动,不能不让人感慨,该校的校长算是正处级干部,如今的处级干部,别说正处级,就是副处,有几个不去国外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呢?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这样的领导、这样的领导班子,群众怎么能不心悦诚服呢?

    中国似乎历来有“生不立传”的传统,我想,原因恐怕在于,中国的封建时代几千年,不管你有多大功劳,只要哪一天皇上觉得你犯了上,就要斩尽杀绝,灭九族,掘祖坟,立传之事更别想了。该书打破了这个传统,我觉得是个好事,今天就是今天,只要人家做了,为什么不可以写?至于以后怎样,也不能抹杀人家今日的成绩,这叫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分明。通过“人物”这一章,我们看到了技校人是如何的继往开来,为技校的昨天、今天无私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付出,他们的风采。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名叫刘治安的校长,在该校担任领导职务达21年之久,他工作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这里度过,真不容易啊!不能不让人钦敬,这本书一定会使他感到极大的慰藉。为小人物立传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就应该多写写普通老百姓,立传不应是大人物的专利。在“校友风采”一节中,我们更是看到了技校成立三十一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做出了优异成绩,可赞可叹,可谓才俊处处有,桃李满天下。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有的人演绎历史,有的人则记录它。值得一提的是,现任技校校长周育论先生,是个极为敬业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总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就任技校校长后的极短时间内,他所带领的技校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员工、方方面面的极大努力,使得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本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作为他本人,则是既在演绎技校历史,又在记录技校历史,实属难能可贵。2011年,是技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年,全年在新闻媒体发稿258篇,创历史之最,极大增强了学校办学吸引力;招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是近些年中生源最多的一年;被上级确定为安康市至今为止唯一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并先后获得了省级示范鉴定机构、市级园林式单位、市级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市级卫生单位等殊荣。

    近些年来,编修地方志已蔚然成风,但就技校校志而言,我省是个空白,在全国也是寥寥无几,没有记载的历史如同一团云烟,从这点而言,技校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为学校为地方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对全市乃至全省的职业技术事业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技校成立三十一年,但在历史长河中,只是转眼的一瞬,但于新生代学校而言,是漫长的。想必几年以前,没有人会想到写志书一事,资料欠缺是必然的,采访之艰辛,编撰之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经过几代技校人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今天的安康职业技校更加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谱写着新的篇章,创造着新的辉煌。我们为他们喝彩,为他们鼓掌!祝他们取得更大成绩,为培育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