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当外出打工的人正为照顾老人、孩子和家务事犯愁时,家住平利县大贵集镇安置区的林岩,却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顾虑。谈及今年的变化,林岩说,都是因为社区工厂让她不出门就能有事干、有钱赚。
与林岩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新搬进城关镇药妇沟社区的徐世萍。43岁的徐世萍,原本住在大山深处,作为家庭主妇的她,一年四季主要是做饭、喂猪、种庄稼,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刚搬出山不久竟然成了“蓝领”,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做“工人”,工厂就在楼下,上下班就登几步楼梯,每月领着2000元左右的工资,让她感觉日子像做梦一样。
不出门在家门口就业,是平利县通过兴办社区工厂,全力推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结果。早在几年前,平利县按照全省移民搬迁的总体要求,超前规划,每个农村社区预留40亩土地指标,专门用于社区工厂建设,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社区,通过镇政府统一购买安置楼房一楼门面房的形式,预留足够的厂房用地,对有创业意愿的搬迁户,优先提供门面房,凡进驻社区的企业,免收房租,着力解决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问题。
平利县人社局结合地域特点,把移民搬迁与开拓就业岗位紧密结合,秉持“群众搬到哪里,服务跟到哪里”,尽心尽力搭桥引线,走出去招商,引进来办厂,着力发展家庭作坊型、产业转移型、招商引资型社区工厂,不断孵化、招商和培育,通过“送岗进社区”,让搬出来的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全力实现农民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方式。
两年来,该县人社局先后提请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的实施意见》《全民创业专项基金筹集管理使用暂行办法》《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奖励扶持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创业主体,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长效机制。
去年底,组建不久的平利县药妇沟社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以平利县恒源电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县所有社区工厂资源,既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还规避了风险。该厂前期引入电感、高频变压器、耳机3个手加工项目,产品体量较小、工艺流程比较简单,便于加工、物流运输。
有了孵化基地,社区工厂在平利遍地生根,如今,大贵镇、三阳镇安置区的三秦电子加工部,用工人数达到50余人,工人月平均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城关镇长沙铺安置区的富声电子加工厂,已吸纳30余人就业,其中12名为留守妇女。平利县正是利用家庭式就业孵化基地,让更多的家庭工厂遍布起来。
“我们将以陈家坝药妇沟社区为中心,培养有意向的创业青年向其他社区新村复制,计划用两到3年时间在平利30个新型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100人左右的社区工厂,力争促进3000人以上就业,真正实现送岗位进社区、进家庭,让社区居民做到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平利县人社局局长杨飞说。
到目前,平利县已组建社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一个,创办社区工厂17家,遍布城关、大贵、广佛、八仙、三阳和洛河等镇,涵盖了电子制品、耳机、电压器等配件及新型手套、棉鞋、冰棍等加工项目,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890余人,初步实现了有业安置和就地城镇化的目标。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平利社区工厂引领农民奔赴小康路,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过上了“蓝领”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