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登录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正文内容

名不虚传的“致富刀”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10 08:24  来源:

    在紫阳,提起创业致富“第一刀”,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该县高桥镇铁佛村土生土长的郑远元,这名连初中都没有读满、14岁就外出打工的山里娃,从摆地摊起步,凭手中一把修脚刀从事修脚养生行业,经过几年的打拼,一举成为享誉全国的“修脚第一刀”、“全国诚信企业家”和修脚养生行业的领军人物,并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620多家修脚连锁店,他自己也成为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紫阳修脚创业致富的“领头雁”。目前,公司员工超过5000多人,在他公司上班的17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14年郑远元的公司毛收入达6个亿,积累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30多人。在他的带动下,紫阳在外务工的纷纷转行从事专业修脚足疗养生行业。

    以郑远元所在的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为例,该村常年在外从事修脚足疗养生的达1300人,分别占全村外出创业人员的90%80%。外出务工村民月平均工资在4000元以上,最高的每月可拿8000元到1万元。该村村民胡先海从事该行业5年多,在杭州等地共开8个“紫阳修脚店”,兄妹四人和亲戚各管一个店。这种以家庭为主的夫妻店、兄弟店、姐妹店等家族创业模式起到一带十、十带百的辐射作用,达到了一店带动几家脱贫,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滚动效果。不仅如此,该村出现两个怪现象:一是90多个40岁以上的光棍通过修脚挣到了钱找到了媳妇,摘掉了“光棍村”的帽子,二是该村5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为人修脚治病,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头上的黄癣痊愈,长出满头乌发,从此告别了“癞疤村”。全村928户村民有一半以上购买了小轿车,有200多户分别在高桥镇开发建房并在镇安置小区、紫阳县城和安康城区购买新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0元,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实现翻两番。该村通过修脚足疗养生行业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就有200户,1000万元的20户,过亿元的2户,积累资金达6个亿,全村3561人人均积累资金超过16万元,成为修脚致富第一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铁佛现象”!

    作为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大县的紫阳,每年有8万人外出创业,随着经济转型,用工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村劳动力的更新换代,靠以前单一的就业转移模式已不能适应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和市场用工需求。人往哪里去,路从何处来,钱又怎么挣,已成为该县决策者和人社主管部门思考的头等大事。

    立足实际,慎重思考后,由该县人社局牵头组织、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创办了全国唯一由政府机构举办的修脚师免费培训基地——紫阳县修脚师免费培训基地。近两年来,该县在对紫阳修脚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和修脚产业广泛调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主导产业结构特点,把修脚足疗养生作为紫阳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主抓。利用35年时间打造全国首个“修脚专业县”,引导、鼓励2万到3万人投身修脚产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

    紫阳县政府今年将修脚足疗等5大技能免费培训列入十大惠民工程之一,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通过免费技术培训、优惠政策扶持、就业指导服务等大力培育修脚足疗养生新兴产业,县人社局充分发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政府公益效应、郑远元修脚的市场行业优势以及诚信品牌效应倾情打造“紫阳修脚师”品牌,政府实行免学费、食宿费、发放交通补贴的“两免一补”的扶持政策,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投入500万元,通过订单免费培训3000余名修脚师,目前已有2000多人走上就业岗位,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第一批学员贺代兴现担任郑远元专业修脚福州片区经理,年薪超过40万元。从事修脚养生产业的每年脱贫8000人,超过紫阳年脱贫人数1.5万人的50%,照此比例和速度,从事修脚养生产业的修脚师大有可为,并提前实现到2020年完成11.4万人脱贫的目标。

    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截至目前,该县从事修脚足疗养生行业的上万人,年创收5个亿,支撑起紫阳劳务经济的半壁江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