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延伸一号产业的内涵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08 16:34  来源:

白河县立足县情实际, 积极探索实践,按“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村主导产业和富民工程来抓,按照“以输出促转移,以培训促就业,以维权促服务”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了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促进了全县劳务经济的蓬勃健康发展。

输出转型 拓宽就业渠道

2008年8月,白河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劳务输出示范县”,同年11月被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县”。

为了把劳务经济这个全县的一号产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白河以输出转型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拓展转移就业的新途径,实施劳务境外输出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转型。县上在搭建输出平台,广泛推介劳务,扩大输出规模同时,通过“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方式,将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农民进城落户、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打开了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绿色通道”。

首先是以完善配套服务为抓手,全力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镇)落户的实施意见》,搭起了农民进城工作的总体框架,其它如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卫生等各项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初步探索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四个三”,即三个集中推进、三种模式创业、三个城乡覆盖、三种机制保证的发展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次是结合全县开展的“三问三解”活动,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为目的,驻企工作组深入县内各用工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动态掌握用工需求情况,根据用工需要,县人社局适时发布招聘和用工信息,牵头组织深入各镇为企业招工,并进行岗前培训。解决招工难、无技能问题。通过积极协调、多方联系,先后为白河恒泰丝绸有限公司、白河俊达汽车有限公司、白河力神汽车装备生产线、白河海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狮子山新区开发等40多个用人企业解决招工问题,推荐安置就业1200余人,至目前,全县共有4000余名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培训转型 提升就业质量

结合实际,白河以培训转型提升就业质量,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民工就业的先导工程、基础工程,作为劳务经济突破口来抓,坚持统一编制培训规划、统一下达年度计划、统一资金捆绑使用、统一管理培训资源、统一组织考核发证、统一推荐安置就业。充分整合培训资源,将“阳光工程”、“雨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等进行统筹管理,县政府每年投入300多万建立劳务经济培训基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培训者的愿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以培训转型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首先是由单一的校内培训向“订单式”培训转型,以企业需求开设培训专业。今年2月份县劳务办在调查了解中得知,白河县俊达公司需要大量的焊工和钳工两个工种 ,针对实际,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全县12个镇社会保障服务站认真组织在家农民工参加,共有182名农民工在职教中心参加了免费培训,培训后直接输送到了该企业就业,既帮助他们找到了工作,又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其次是由单一培训向特色培训转型,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今年以来,县劳务办精心组织,分别在城关、中厂和西营等镇举办了六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班,开设农家乐服务、酒店管理、烹饪、风味小吃、浴足、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专业,共600余人从业者参加了培训,为提升县内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金奇电脑学校一次性为金水湾大酒店培训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共52人。为减轻农民的负担,将培训送到农民的家门口,根据农民的培训愿望就近举办培训班,培训学校将设备送到乡村,既减轻培训者的负担,又增强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再次是由技能培训向创业培训转型,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全民创业”,这一主题,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跟踪扶持“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县人社局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和帮助农民工选好创业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对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免收培训费、免费发放培训教材和学习资料,专门聘请安康市就业培训中心、安康市技工学校专业教师全程授课,讲解创业必备的基础知识、相关扶持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通过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增强培训的实用效果。分别在茅坪、城关两镇举办创业培训班五期,县上根据创业人员经营规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给予扶持。

截至目前,全年全县已开展创业培训222人,发放小额担保167笔1000余万元,带动310名城乡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创业,掀起了新一轮自主创业热潮。该县培训模式的适时转型体现了技能与就业的有机结合,技能与创业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技能培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逐步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服务转型 强化就业保障

同时,该县还以服务转型强化就业保障,在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的同时,该县着力构建服务保障体系。以投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由县内维权服务内向基层、向外服务地延伸。

首先是在全县75个村按照“支部+协会”的模式,组建“村级劳务协会”,成立了“农民工维权中心”,12个镇成立了维权服务站,124个村设了农民工维权服务点,还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6个驻外维权办事机构,探索建立了“农民工党组织”、“农民工工会”等组织,完善了双向维权机制,在外出务工人员发生劳动纠纷、工伤事故或个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主动与所在地的劳动、司法部门联系,提供法律援助,切实帮助外出人员及时化解在务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最大限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其次是县上新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局,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劳动监察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和书面审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及时协调解决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查处举报投诉案件,依法调解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2012第一季度共查处非法用工企业4家,开展法律援助23人次,开展农民工维权17次,调解劳动纠纷8起,帮农民工追回工资20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