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工厂让平利农民不出门有钱赚
当外出打工的人们正在为照顾老人和孩子犯愁时,家住平利县长沙埔村的林艳却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顾虑。谈及今年的变化,林艳说,都是因为家庭工厂让她不出门就能有事干、有钱赚。
像林艳这样的上有老下有小通过移民搬迁等方式,从山里搬到社区的留守人员,在平利有几千人之多。
如何让搬出来的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一直成为平利县急需解决的问题,担子自然而然便落在县人社局的头上。
据平利县人社局就业中心副主任唐益平介绍,以往采取的办法是在社区附近为群众谋出路,离工厂近的,让群众进厂务工,有经济头脑的,号召群众在社区开办食堂和商店。尽管如此,依然是杯水车薪,大部分人仍然无事做,久而久之形成了早上广场舞、中午斗地主、晚上“195”(一种赌博形式),造成邻里关系不和谐,还增加了安全隐患。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平利县人社局结合地域特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全县开展的“争做好干部、为民办实事”等活动,坚持“群众搬到哪里,服务跟到哪里”,通过在外招商,引进家庭工厂,采取“送岗进社区”的办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平利县已组建社区家庭式就业孵化基地,引进家庭工厂5个,遍布城关、大贵、八仙、三阳和洛河等镇,涵盖了电子制品、新型手套、耳机、电压器等配件,在家庭工厂从事工作的农民有300余人。
43岁的徐世萍是新搬进城关镇药妇沟社区的,在进家庭工厂之前,她除了做饭,基本上没有生活来源,当平利县社区式家庭就业孵化基地落户到小区时,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份差事竟落到自己头上,端上了“饭碗”,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让她感觉彻底融入进这个城市社区。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平利农民以往的生活习惯。刚组建不久的平利县药妇沟社区家庭式就业孵化基地,以平利县恒源电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县所有家庭工厂资源,既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还规避了风险。前期引入电感、高频变压器、耳机三个手加工项目,因产品体量较小,产值高,便于物流运输,带动就业能力强,非常适合该县发展手工加工电子产业、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它属于劳动力密集性项目,产品没有污染,方便做来料加工。
平利县利用家庭式就业孵化基地借鸡下蛋,让更多的家庭工厂遍布起来。据了解,平利县将以陈家坝药妇沟社区为中心,培养有意向的创业青年向其他社区新村复制,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在平利三十个新型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100人左右的社区工厂,力争促进3000人以上就业,真正实现送岗位进社区、进家庭,让社区居民做到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