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四大法宝”解密“紫阳就业”大手笔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02 15:41  来源:

    曾经连续五年被省政府、省劳动保障厅评为转移就业、促进就业先进县而获“五连冠”并分别被评为全国转移就业示范县、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的"紫阳就业"。新常态下,面临大学生就业和复原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生力量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路就业大军,旁大的就业队伍,如何破解就业之密,已成为该县解决民生之本的重大课题。

大战略,谱写促进就业新华章

    该县抓住襄渝铁路复线、过境高速公路开通和县城“一江两岸”、“一城四区”、江南“三景”规模扩建两大历史机遇,推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工作。大胆创新,逐步探索形成“政府引导、补贴,农民自愿、自筹,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的多渠道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走出深山、进入城镇。先后启动县城江北金水湾棚户区、西门河新区、仁和国际社区、江南新区和21个镇安居工程项目建设使1万多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居住。江南以道教文化为重点的养生谷、文笔山、蚂蝗梁“三景”旅游项目投入的1.58亿元建成后每年将新增1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到直接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为切实保护汉江水质安全,2014年初,县政府成立了专项调研组对汉江进行调研并调整出208个公益岗位重点对辖区内汉江及其支流沿岸清理、处置并实施汉江水质保护工程,确保一江清水送往北京。与此同时,开发“双创保洁、村道管护、后勤服务”公益岗位帮助12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通过就业援助月活动向江苏建湖、江苏泰州、广东黄圃、上海等劳务输出基地及县内重点企业输送2000多名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

大培训,劈开稳步就业新天地

    该县把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纳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自主创业能力、增加从业人员收入惠及民生的基础工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管、培训机构主办的工作格局和以县职教中心为主体,就业、阳光、雨露、人人技能培训四大工程为骨干,镇村农民技术培训为基础,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紧紧围绕“强化培训、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的工作理念,用足用活用够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培训工作。通过对登记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贫困家庭成员的定点培训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集中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专业、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重点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力结构特点通过订单式、企业委培等方式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结合紫阳县情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独具紫阳地域特色、富有茶乡韵味的专业品牌“紫阳修脚师”。先后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捆绑培训资金200万元,免费培训各类人员2500人。接受培训的学员凭着所学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涌现出一大批创业新秀和主导产业的专业户及致富带头人。因此带动新生力量踊跃参加技能培训,在紫阳广泛形成“要脱贫走出门,想致富学技术”的全员培训可喜局面和创业热潮!

大保障,引领维权保驾新航标

    通过常规检查、专项执法、网络平台、维权体系等及时发现用工企业不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不按时发放工资等“三不”违法违规行为,县人社局迅速反应,劳动监察执法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权!形成以县劳动监察执法大队为主体、乡镇劳动社保为骨干、社区(村组)劳动保障协管员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维权体系。充分利用“微信息”网络资源,通过QQ群、微博、微信新媒体创建“紫阳县劳动保障执法”公众平台,更加方便、快捷的向就业人员提供无“微”不至的法律保障和援助服务。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由县人社部门牵头,县总工会、公安、住建、交通等部门配合、协调、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县上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标、资金拨付、企业用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全面实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了紫阳县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2014年该县以就业和保障为重点的20多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部超过100%。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万人,创劳务收入10.09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2万人,城镇医疗参保人数3.18万人。共征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238万元,仅县劳动监察大队就为农民工追欠工资306万元,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广大从业人员保驾护航,成为城乡就业人员的坚强后盾!

大创业,开启统筹城乡新纪元

    把创业项目与发展主导产业、迁移式扶贫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贷款单位之间的竞争机制,基层社保站的上下联动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分门别类开展对大学生的科技创业、返乡农民工的回归创业、下岗失业人员的自强创业,妇女的巾帼创业、新生力量的青年创业培训。在全县开展“创业风采”活动,大力宣传各行业涌现的创业典型,激发了广大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在紫阳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热潮。通过累计发放3亿元小额担保贷款圆了4000多人的创业致富梦。特别是从王思兰的商贸服务下乡到郑远元的足疗养生进城以及孙洪军、康俊钦的主导产业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内外互动、城乡统筹、产加销一体、科工贸结合,成为该县创业带就业成功的“紫阳模式”典型。

    王思兰,这个靠卖方便面起家的女能人,以诚信赢得顾客回报;以不卖假货立足市场。在原思兰百货基础上注册510万元成立了“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分别被省商务厅批准为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省“镇超工程”并以绝对优势中标紫阳县学生“蛋奶工程”实施企业。随后又投资6800多万元发展直销店108家、加盟店598家,信息化农家店58家,其“思兰商贸”遍及全县21乡个镇212个行政村达到全覆盖,连锁店吸纳600余人就业。带动数千名城乡劳动力稳步就业。

    一个有着“茶王”之 称的孙洪军,从小就和茶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带领12名干部,借钱成立了小型的股份制茶叶加工厂。2004他毅然放弃“铁饭碗”创建了紫阳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经过10年的打拼,孙洪军和他的团队一路走来,从一家占地1.2亩的小作坊发展成覆盖周边3400多茶农3000亩茶园,拥有1.2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在全国各地有17家旗舰店和200多家加盟商的茶叶品牌,成为陕南富硒茶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先后获得“安康市先进集体”“陕西茶叶节大宗绿茶评比金奖”、“全国特别金奖”的殊荣。

    康俊钦,因家境贫寒,12岁就辍学,先后干过石英砂加工、烤酒、批发副食品等多个经营项目都亏了本,历经挫折,一路艰辛、坎坷人生。2006年在紫阳县城关镇曹家坝原县缫丝厂改制的基础上组建陕西紫阳康洪茧丝有限公司,不但保留原340多名职工而且新增近200个就业岗位,既解决了原厂历年遗留问题,又为员工缴纳近千万元的“三金”,企业拥有上亿元资产、六家公司、吸纳千人就业。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董事长康俊钦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受到国务院领导人的接见。 

    郑远元,这个连初中都没有读满,14岁就外出打工的山里娃,从摆地摊起步,经过几年的打拼,一举成为全国修脚足疗养生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业界精英。其“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连锁店遍布全国各地达600多家,员工超过5000余人,在他的带动下,紫阳外出从事专业修脚足疗养生行业的已超过4000人,仅他所在的高桥镇铁佛寺村从事该行业的就达总劳动力的60%,月工资超过3000元。

    陕西省劳动保障厅将“紫阳模式”表彰为全省创业带就业先进县。2014年七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主任孙同全带领调研组饶有兴趣地视察参观了“紫阳模式”并予以高度评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