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阳光暖人心
12月7日,中午12点20分,已经下班,岚皋县社会保险经办中心大厅,右侧角落的职工住院医疗报销窗口依然还有5、6个正在办事的人。
“你们先吃,这些来办事的老革命,有的是从大道河过来的,有的是从支河、跃进下来的,下一趟城不容易,不能叫人家跑颠颠路......”一边双手不闲给大家开转院证明,一边用肩膀和右耳夹着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这是在经办中心大厅,张开斌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乘着张开斌给大家办事的时候,笔者仔细端详着这位领导和同事们口中的“螺丝钉”、“老黄牛”。40多岁的中年人,一头夹杂着星星点点白发的短寸,配上典型的陕南面孔,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
已经办好事情的岚皋县农行57岁职工陈景喜,看见笔者拿着相机在采访,便凑上来说:“我上岁数了,是医院的常客,可张股长每一次为我们办理报销,态度都非常好,哪样药能报,哪样药不能报,一直解释到我们懂为止……”。随后,又有声有色地讲这张开斌细心,对人客气诸事。
在服务对象口中,张开斌是“贴心人”,在同事口中,他是“业务通”、“多面手”。县社会保险经办中心主任张永胜告诉笔者,“张开斌从事职工医疗保险工作十几年来,从没有为服务对象算错一笔账,从没有接到一起投诉,在业务方面他是单位的权威,是我们这里的活‘字典’,全报药品、部分报销药品、自费药品目录,他都能熟记在心……”
要说张开斌的工作,还得从2004年他由县卫生局调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说起。当时,岚皋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刚从社保局分离出来,人员比较紧张,办公场所简陋,工作无从下手。面对困境,刚刚接触此项工作的张开斌没有泄气,从头开始,虚心求教,认真学习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法规,迅速转变角色。
2005年8月,为方便参保职工就医结算,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岚皋着手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可是单位却没有一人懂得电脑,工作启动难度非常大。正在领导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开斌主动请缨,争当网络管理人员。
万丈高楼平地起。张开斌从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入手,坚持每天练习打字,学习软件结构,从参保人信息录入到缴费核算、从系统缴费到账户划拨、从门诊刷卡操作管理到住院实时结算,他硬是从一个“门外汉”迅速转变为业务能手。
在网络系统上线前后三个月,张开斌天天朝六晚十,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岚皋也因此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参保职工县内定点机构刷卡购药,办理住院实时结算工作,此项工作一度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并在岚皋召开了现场会。
为服务对象着想,精益求精,是服务行业安身立命之本。张开斌工作后,深知这个道理。在工作中,细心的他发现,在省级定点医院住院的职工,出院半月后才能复印到病历,报销起来极为不便。鉴于此,张开斌积极向单位领导建言,请求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省级联网实时结算管理系统。
2015年1月1日,是张开斌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岚皋县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省、市级联网实时结算管理系统全面上线。尽管前一天晚上,他还在通宵达旦将全县8300名参保人员信息录入到新系统,但是这一天,张开斌丝毫没有显得疲倦,更多的是兴奋。
这应该算是岚皋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模式的一个大改革,也是全县退休及在职干部职工的一个绝好“软福利”。即简化了参保人员的费用核销手续,也减轻了患者的资金垫付压力,同时保障了基金安全。
岚皋县城关卫生院退休职工余厚芳谈及此事感慨颇多。自五年前患肿瘤后,余厚芳便和张开斌成为了熟人,每年前往县社会保险经办中心报销不下5次。“当初在西安住院往往是半个月之后才能报销,而且还要复印病历等手续,审批又慢,住一次院要近两个月才能报销出来,很多时候钱都周转不过来。”回忆几年前的住院报销经历,余厚芳对笔者这样说到。
“患者住院,本来心情就不好,我们就更要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像余厚芳,每年都要住院,有了这个系统就方便很多……”张开斌说。
不是医者,但怀着一颗为患者着想的心,不是亲人,但感情胜似亲人。张开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基层业务干部。他在平凡的专业技术岗位上持之以恒,干出的是不平凡的事业。
“把轻松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是张开斌的座右铭,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有的只是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正在尽最大努力为岚皋县医疗保险事业发出光和热,正在温暖八千余名退休及在职干部的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