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人社局干部扶贫路上的“鱼水情”
5月正值夏收时节,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这句农谚充分体现了夏收的紧张气氛。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集中,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夏收时节正好处于各种天气过程十分频繁的时期。“麦熟一晌”,两三天内麦子就熟了并很快开始脱粒,如果不能及时收割,就无法做到“颗粒归仓”。
旬阳县人社局率先考虑到贫困户家中多为因病、因残导致缺乏劳力,以及单个干部势单力薄的实际情况,在局党委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将全体联户干部分为17个“互助组”,带着泡面和镰刀,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投入到紧张的农忙之中,真正把帮扶做到实处,做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一)帮忙割麦“不”走过场
“可以了,你们做做样子,拍点照片就行了。天这么热,你们干了这么长时间,不要中暑了。”家住仙河镇竹园河村四组腿有残疾的贫困户罗兴东大声喊道。“还剩这一点了,给你帮忙全部割完,你就可以休息了。”只听见猫腰正在田间,挥舞着镰刀的人社局干部,头也不抬地回复道。
天气炎热,微风吹过,一阵阵热浪迎面扑来。没有任何形式的寒暄,也没有摆摆姿势拍几张照片完事。只有你挥镰割麦、我负责捆绑、他负责运输的忙碌。挽起袖子,弯着腰身,穿梭在金黄色的麦浪里。镰刀割麦发出的“嘎吱”声不时传出,一片片昂首挺胸的麦子刹那间在眼前倒下。汗水从眉毛上慢慢滑落,衣服潮湿地贴紧了皮肤,但谁都顾不上擦汗休息。即使手磨破了皮也毫不在意,尖刺的麦芒刺着汗湿的胳膊疼痒难忍,用手挠两下就好。50多岁的“大龄”干部,时不时起身锤锤腰身,又俯身继续忙活。严密紧促、井然有序的农忙之歌在田间谱写,闻着独特的麦香,看着成捆的麦穗,不断扩大的麦茬,大家笑开了花,身体的疲惫早已被心中的快乐和欢欣冲淡了。被罗兴东喊来帮忙的邻居也不住连连称赞:“你们这工作搞得确实扎实,平时哪吃得到这种苦啊……”
(二)扶贫路上点滴“善举”
“吱”一声刹车声划破天际,车辆在下山路上停了下来,停在一个头发些许花白的老妇旁。她略微有些驼背,瘦弱的右肩上扛着一大捆与她身材不大相称的麦穗,为了保持平衡,头微微向左偏,显得有些吃力。只见联户干部从车上下来,一个打开后备箱,一个打开右后侧车门,一个伸手就去接那捆麦穗,并说道“我们刚好下山,给你一起捎下去”。“不用了,我就住在山下不远,这麦子放进去把你们车就弄脏了。”她的脸上带着一些惊喜,又带着一丝顾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不要紧,你这太难背了,我们顺路就给你一起带下去了,你上车里坐着。”工作人员不由分说接过那捆麦子,径直放到了车上。老人弹了弹身上的灰,坐上了车,很感动似的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这只是扶贫路上众多好人好事的一个缩影,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自从“两学一做”和“脱贫攻坚”活动进行以来,县人社局精心谋划、扎实开展、整体推进、讲究方法、夯实措施、注重方式、有条不紊的与业务工作联系起来,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切切实实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体现干群之间的“鱼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