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个三”就业信息化模式推进精准就业
近年来,石泉县人社局按照省市人社部门统一安排部署,以提升就业信息化水平为目标,以陕西省人社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为依托,探索建立“信息平台建设三强化”、“信息应用管理三单制”和“就业信息服务三精准”的“三个三”工作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大众创业,为推进全县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三强化”。一是强化就业信息机构和队伍建设。为确保就业信息化建设和公共就业服务有序推进,在县人社局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11个镇和21个社区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并配齐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就业信息系统管理员,给140个行政村配备了就业创业信息员,形成了“县有中心、镇有站、村村都有信息员”的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信息采集管理队伍。同时,建立就业信息管理人员定期培训、现场指导、管理考核等制度,建强就业信息管理业务骨干队伍。二是强化本土信息资源建设利用。建立石泉人社微信平台、石泉人社QQ群,开通就业信息发布手机短信等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县政府信息网、石泉发布、各部门和社会组织公众微信等网络平台,合理利用原有的县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各镇劳动力资源档案和各村(社区)的劳动力资源台账,为就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为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精准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就业失业信息数据录入。采取村、社区就业创业工作人员收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失业状况等基础数据,按月上报镇创业就业服务站审核录入,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比对审定后,对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五个子系统及时进行检测把关,发现问题迅速反馈给各镇进行及时更新完善,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截至目前,全县采集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43649人、创业1172人、技能培训2795人,登记就业失业人员14281人。
就业信息应用管理“三单制”。一是实行就业状态“清单式”管理。运用就业信息系统,县镇村三级对劳动力资源信息台账进行动态更新,列出本辖区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人员和未就业、未参加技能培训人员“清单”,实行分类管理和跟踪服务。二是实行就业岗位“菜单式”对接。运用就业信息系统,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及时比对筛查有关数据,对有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意愿而未实行培训或就业的劳动力,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推荐等“菜单式”对接。三是实行劳动力资源“账单式”供应。运用就业信息系统,对于无培训无就业意愿的劳动力,通过政策宣讲、到户走访动员等方式,长期开展扶志工作,引导他们走出去,实现就业脱贫。同时,准确掌握县内外用工需求,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账单式”供应。
就业信息服务“三精准”。一是就业信息发布更精准。通过就业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将建、管、用相结合,使就业信息发布覆盖面更广泛、更精准、更具时效性,劳动者获取就业创业政策及岗位信息途径更便捷、更及时,减少了跑路的麻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劳动力稳定就业和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今年年初,我县通过就业信息数据分析,针对就业扶贫短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实施就业扶贫“1131”稳定增收工程(即:村内“居家就业”安置就业1000人、县内“稳定用工”安置就业1000人、县外“稳定务工”3000人、依托产业发展促进创业100人),并探索出“规范聘用程序、规范用工管理、规范待遇核发、规范督查考核的县内转移管理四规范,精准劳务招聘、精准政策宣讲、精准信息发布和精准台账管理的县外转移服务四精准,孵化基地促创业、发展产业促创业、发放贷款促创业和培训扶志促创业的创业扶持引导四促进,人才智力保障、社保权益保障、劳动维权保障和驻村工作保障的社保权益四保障”—“四个四”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为整县脱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21人、开展技能培训10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5%,其中,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979人(村内“居家就业”安置就业1448人、县内“稳定用工”安置就业1233人、县外“稳定务工” 2298人),技能培训632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就业援助帮扶更精准。通过精准掌握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使352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11户“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创业指导服务更精准。通过对劳动者创业意愿和需要等情况的精准掌握,使我县开展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贷款扶持、创业指导服务更具针对性,有力地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半年,开展创业培训23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30万元、实现创业420人,其中,为贫困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万元,推进贫困劳动力创业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