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登录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位置:安康市人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就业扶贫重点抓稳扎稳打助脱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31 15:56  来源: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以就业为抓手、创业为动力,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就业、政策支持+创业、苏陕协作+输出”的“三 +”扶贫模式,有效的提升了该县劳务经济的发展,同时为贫困劳动力搭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稳定渠道。截止七月底,已完成修脚师、呼叫服务员、创业培训以及实用技术等培训1306203人,其中贫困户4382人;帮助4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了自主创业;同时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2018年全县贫困户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先后召开就业扶贫专项会议四次,精准掌握过去一年在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通过分析问题找方法,总结差距找创新的工作思路,结合省市相关要求,制定了2018年就业创业工作重点和目标。

技能培训是就业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抓手,为打牢培训基础,助推技能就业,该局从多个方面加强培训力度。一是敢于引进多家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采取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从培训质量、实际效果和就业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筛选及对比。对培训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培训机构,给予更多的培训任务;对培训质量差、效果不明显的培训机构给予警示或停业整改的处罚;对培训过程中,培训学员反映较差的培训机构,该局一律取消其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格。二是敢于探索学习他县优秀做法。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到平利、白河、紫阳、镇坪等县学习参观其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有效的就业措施,再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创新出自己的技能培训模式和方法。三是敢于加大定项培训工种的开发。事实证明,就业是培训工作最好的体现,怎样让培训学员培训后全部上岗就业,那么定点培训和岗前培训则成为首先。在借鉴邻县“修脚师”的培训方式的前提下,该局推出呼叫服务员、电焊、水电工等定点式培训工种,培训合格者将100%安排工作,有效提升了技能培训促就业的实际效果。

(二)搭建苏陕协作平台。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随着国家整体发展趋势,该县也催生出了许多的市场新生力量,但对于一个深度贫困县来说,现阶段的创业力量还是很薄弱的。为了提升县域内创业气氛,该县人社局充分利用中省市创业扶持政策,先后开办多期创业培训,建立了以孵化基地、“社区工厂”、创客园等多个创业扶持项目,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了优越的创业环境。同时创业企业的入驻,也为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该局抢抓苏陕协作机遇,于20181月迅速成立了首个苏陕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并建立服务体系。此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前往江苏等省外地区务工就业的劳动力提供便捷、准确、安全的就业信息和后期跟踪服务,也为岚皋籍务工人员提供了求职招聘、培训登记以及政策解答等配套服务。

(三)政策宣传全覆盖。在政策宣传过程中,为让就业创业政策深入各村各户,该局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微信短信、“春风行动”招聘会以及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创业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努力让技能扶贫政策、岗位就业信息以及社会保障政策家喻户晓。同时为掌握各村培训需求,该局积极组织培训机构和基层社保站工作人员下村入户进行调查、发放《技能培训通知书》,对需求较多的工种和乡镇及时到村组织培训。确保让每一名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门技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增收。

    二、政策应用

一是落实贫困劳动力享受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凡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培训学员,享受每人每天50元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培训机构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吃住,每人每天给予50元生活和住宿费补贴到培训机构,与培训补贴同步申请。自20176月政策实施以来,截至目前该县共为241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员发放103470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

二是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根据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安康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安财社[2017]195号)的规定,补贴对象可分为两类:1、实现自主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半年内提出申请,超过半年不予受理。2、贫困劳动力创办的经济实体取得法定证件、依法经营6个月以上的创业贫困劳动力。达到以上任意一个条件的创业人员给予3000元一次性补贴。今年以来,该局共为131名符合补贴标准的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9万余元。

三是落实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政策。(一)配套政策。1、孵化期间,创业者租房费用予以减缓免。2、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且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创业贷款贴息;属合伙经营的创业人员,可给予人均不超过10万元,总额度不超过5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创业贷款贴息。3、初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创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4、入驻的创业人员可根据相关规定享受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二)配套服务。1、为入驻的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宣传推介、人才招聘等服务。2、协助入驻的创业人员做好证照办理、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工作。3、配套提供宽带、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新创业孵化基地共引进103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0万元。

三、主要成效

一是提高培训质量及数量,助推技能就业。截止现在,县人社局先后引进技能培训机构7家,收集了72个村的培训需求信息及开班申请,现已完成修脚师、呼叫服务员、实用技术等培训班1306203人,其中贫困户4382人,培训后上岗就业1326人,发展农村产业3000余人,帮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月增收800元左右。

二是加强苏陕协作及输出,助推转移就业。自20181月首个岚皋县苏陕劳务协作服务中心成立至今,该中心先后与江苏武进区人社局、新北区人社局、苏州世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陕西安康高新天坤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多家具有实力的人力资源部门及企业签订了《岚皋县贫困劳动力精准输出协议》,并收集“县内、县外、省内、省外”万余个就业招聘岗位,联系用人企业达70余家。通过2018年就业创业“春风行动”招聘会的推动和各镇部门的配合,据统计,现已接待到场咨询群众两千余人,电话咨询及回访三千余人,填写求职登记意向表827人次,有组织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287人到江苏地区就业,为岚皋籍需要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一条稳定持续的就业渠道。

三是营造创业环境及氛围,助推就近就地就业。一方面营造创业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大学生以及贫困劳动力参加到创业队伍中来,该县充分利用相关扶持政策,分别在城关镇、民主镇、南宫山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六个、“社区工厂”10家、创业创新园区一个。通过前期的宣传和政策引导,现已入驻创业企业103家,共带动就业2070人;另一方面积极开办创业培训班8338人,帮助83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其中贫困户创业44人,共带动就业223人。良好的创业氛围为该县就业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