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便民服务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规范的施工模式,即建筑施工企业将其承包的工程非法转包或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俗称包工头),包工头自行招用劳动者进行施工,而由于包工头缺乏资质且资金有限,当劳动者因工伤亡时,往往无法从包工头处获得工伤赔偿或相应的救济,劳动者希望从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就使得原本工伤事故高发的建筑行业,风险系数愈加增大。但因目前工伤赔偿程序法规不够完善、法律从业者和维权部门存在认识分歧等原因,导致因工受伤劳动者特别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待遇难以落实,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信访问题时有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白河县人社局是工伤保险行政部门,承担的是工伤认定工作,只对受伤劳动者是否是工伤进行行政确认,但因人社局有个下属单位劳动监察局,对违反劳动法规的情形进行处理,内部还有一个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承担对受伤劳动者因赔偿问题发生争议进行调解或者裁决的职责,因此,因工受伤劳动者特别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在得不到赔偿的情况下,习惯性向人社局提出诉求,这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而现实中,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对这种无劳动关系的受伤劳动者不敢贸然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也不能受理未经工伤认定的受伤劳动者提出的赔偿请求,工伤事故不是违法案件,劳动监察局也无从下手。那么,建筑行业这种非法转包或分包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受伤劳动者,就面临着申诉无门的尴尬境地,人社局也长期受到此类信访问题的困扰。
受伤劳动者大多文化程度低,家庭贫困,处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理解不了法律的程序,也经不起繁琐的程序,他们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得到赔偿,以维持家庭生活,安慰受伤的心灵。近几年来,当白河县人社局接到上述情形劳动者的诉求时,为了让受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最简洁的方式得到有效保障,少一些程序,多一些便民,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经过查阅网上大量案例,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内部机构之间也多次协调,再通过与法院反复的研究和探讨,在遵守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秉承便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维权方法,即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可以直接受理建筑行业受伤害农民工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后,受伤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然后向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省去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程序、一二审民事诉讼程序。这样一来,人社局作为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后,都会先期协调处理赔偿问题,通过协调基本都能达成赔偿协议。
群众满意是工作的唯一标准。今年来,白河县人社局共受理建筑行业受伤害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17起,作出认定工伤之前协调处理了工伤赔偿案件8起,为8名受伤害劳动者落实工伤赔偿待遇286万元,认定工伤9起,用人单位提起行政诉讼3起,通过审判,法院支持了人社局的做法,并驳回诉讼,群众权益也得到了保障,受到了服务对象及社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