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生宣传凸显十大亮点
紫阳县人社局2018年紧紧围绕民生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下中省市县六个第一,实现两个转变,打造一个品牌,凸显十大亮点:
一、由杨志贵撰写的 《修脚刀下断穷根、洗脚盆里溢财富--陕西省紫阳县积极探索技能脱贫的创新模式》一文在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通过初选展示、网络投票、专家点评、扶贫效果等综合评选方式,“紫阳修脚”技能培训使3万人走上快速脱贫致富的道路典型案例荣获全国第一。特别是在半个月的网络展示点赞投票活动中,县人社局连续制做十期系列专题在自媒体、公众号、微信平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广泛展示宣传,与广大网民互动,受到人社部领导及专家的好评,引起了各大媒体和公众的广为关注和积极参与。尤其是在西藏雪域高原战友群和安康人社微信群出现了“滚雪球” 、“打内台”万人参与的可喜场面!释放出积极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对宣传紫阳及人社工作,对提高“紫阳修脚”知名度和影响力,领跑安康、带动陕西、助推全国脱贫攻坚带来了空前未有的社会效果!
二、2018年四月到十一月,紫阳县人社局被评为全县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该局新闻宣传干事杨志贵连续三年先后被评为紫阳县、安康市、陕西省“十佳百优”新闻撰稿人分别受到紫阳县委县政府、安康市委宣传部、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表彰奖励。成为全国人社系统唯一连续同时获奖最多的单位和个人
三、由该局杨志贵撰写的《创业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从紫阳修脚三大亮点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紫阳这位民间艺人被联合国授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分别获陕西省人社厅等“民生好新闻”一个一等奖和两个三等奖。为列陕西全省人社系统获奖档次和数量两个第一。
四、《走出“斗城”的紫阳人从背背篼到“吃螃蟹”》反应该县改革开放40年来告诉农民朋友从“要脱贫、走出门”到“想致富、学技术”,积极引导、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流动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被新闻媒体誉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民生“大餐”。
五、突出人事人才、技能脱贫、创业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宣传主题,及时准确地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事在第一时间通过图、文、声、频传递给相关媒体。抓住劳动保障维权这个焦点、突出以创业带就业的重点、攻破全民参保这个难点、打造以“紫阳修脚”技能脱贫为主的品牌亮点,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和系列深度报道。先后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和专业报刊以及门户网站发稿985篇,发稿篇数为列紫阳全县部门第一。
六、紫阳人社脱贫“四喜临门”,紫阳县人社局获得全县脱贫攻坚等项综合考评一等奖、部门脱贫先进单位、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任贾学平被评为技能脱贫先进个人、社保中心驻村干部汪义德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在全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成为紫阳全县唯一连续八年获得综合考评一等奖并同时荣膺脱贫攻坚工作四项大奖的获奖单位。
七、用大手笔书写民生大文章,实现由县内媒体排名次到全国报刊上档次的快速转变。《铁腕执法在山城》、《人社部领导高度评价“紫阳修脚”》、《全国关注“紫阳修脚”》、《从背“背篼”到“吃螃蟹”》、《情满王家河》、《修脚刀的故事》等重量级稿件在安康日报、陕西工人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当代陕西》、《陕西人才》、《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以及中省门户网站进行大幅度、全方位系列深度报道,特别是《紫阳民生宣传捷报频传》等四篇稿件分别占居陕西城乡就业报和社会保障报四个头版头条。
八、走出民生宣传圈子,实现由单一宣传到全面展示的根本转变,按照县上“文旅兴县”发展战略,结合紫阳茶文化、汉江文化,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中秋诗会等文化宣传活动,《茶乡访茶》、《汉江边上紫阳城》、《改革开放展宏篇》等30余篇诗歌、散文从不同角度反应茶乡紫阳和改革开放的文稿分别见诸报纸副刊、文学专刊、网站和微信平台,激发了浓厚的创作热情、营造了文化氛围、提高了整体素养,充分展示了紫阳特别是人社精神面貌。
九、倾力打创造以“紫阳修脚”为重点的技能脱贫“紫阳模式”引起了中省市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各大媒体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及广为关注,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省委书记胡和平以及四川渠县人社局等40多个单位、社团、媒体先后到紫阳调研、考察、观摩、学习和采访报道。
十、全面开展民生调查研究,写出了《紫阳新型社区工厂建设》等调查报告,为紫阳重点开发污染能耗低、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新型社区工厂”,有力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回流”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照顾家庭老人和小孩等“三留守”突出问题,实现快速脱贫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城镇兴办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紧密结合的“新型社区工厂”的创新之路,收到了积极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