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战尤酣
在近日召开的紫阳县退出贫困县誓师大会上,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华用两个“确保”立下军令状:确保2019年,人社系统包联的秋园、岔河、红庙、廖家河、王家河(已退出)五个贫困村1016户3448人全部退出贫困实现脱贫摘帽;确保紫阳全县2万户在册贫困家庭实现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有一名青壮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年满45周岁以上人员全部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三大目标。
近几年来,紫阳县人社局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主管就业脱贫的行业优势和主导地位,引导、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就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三大任务,从就业经费中拿出不少于2/3的就业扶持资金、抽调人社系统不少于2/3工作人员、抽出不少于2/3的工作时间“三个三分之二”投入到全县就业脱贫攻坚主战场。推出一系列就业扶贫惠民“套餐”,一路高歌猛进,奏响一曲曲令人鼓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人社就业脱贫攻坚赞歌,成为紫阳脱贫攻坚的顶梁柱!
技能脱贫挑大梁
趁今年学员返乡过春节期间,笔者采访了被紫阳表彰的1800名技能脱贫致富带头人之一曹修银,她是麻柳镇麻柳五组村民,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当时一天只能拿到10来元的报酬,后来参加紫阳县第7期修脚师培训后从店员、店长每月最高拿到6858元,现在是上海片区经理年薪超过60多万元,老公在他的带动下也当上了远元修脚店店长,每月平均工资5万元,一年轻轻松松拿到50多万元,小两口在刀刃上跳“双人舞”比翼齐飞,年进百多万元。她说“是修脚行业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她还是紫阳县修脚培训基地光荣榜上最阳光漂亮耀眼的“优秀学员”。
紫阳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祖国传统医学的脚病防治与现代养生保健、培训及就业、技能与脱贫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政府推动+培训基地+脱贫群众+龙头企业”的工作机制,实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杂费和日用品费、补助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免一补两稳”一系列惠民政策,积极探索出报名、培训、就业、维权“四位一体”“一条龙”培训就业精准脱贫的创新“紫阳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5000万元,共开办紫阳修脚等五大技能免费培训458期,培训学员达4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70%以上。“紫阳修脚师”年收入达5万元,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的7000多家,修脚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年创经济收入20亿元,“紫阳修脚”已成为解决该县城乡就业、引领脱贫攻坚、富民强县的当家产业。在2018年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通过初选展示、网络投票、专家点评、扶贫效果等综合评选,“紫阳修脚”技能培训使3万人走上快速脱贫致富的道路倍人社部评为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入选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成为膺冠全国唯一就业品牌和技能脱贫的一面旗帜。特别是万人参与的网名“滚雪球”、“打内台”投票活动中释放出积极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引起了各大媒体及公众网民的广为关注和积极参与支持,受到人社部领导及专家的好评。对宣传紫阳尤其是人社就业脱贫,对提高技能脱贫的“紫阳经验”知名度和影响力,领跑安康、带动陕西、助推全国脱贫攻坚带来了空前未有的社会效果!
扶持创业助脱贫
今年元月,陕西卫视“脱贫路上”直播间走进一个年轻、朴实、能干的中等个小伙子与三秦父老分享他不平凡的创业故事。他就是紫阳县焕古镇松河村主任吴凡,当年的吴凡放弃了城里的白领高薪,怀揣着梦想选择回到家乡发展特色产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先是参加了县上在该镇组织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县人社局绿色通道为他办理10万元的创业贷款,后来成立了紫阳县华星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他积极探索出“科技+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 、“微信朋友圈+贫困户”等一系列别具一格的乡村脱贫模式带领村里贫困户生产、加工、销售香菇等农特产品,和乡亲们一道脱贫致富。该村1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年底将突破万元大关。他先后被评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十大青年创业标兵”,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吴凡以98%的高票当选新一届村主任。
紫阳抓住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影响全国“劳务输出”的紫阳品牌优势,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积极推进苏陕两地劳务协作;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扶持力度,用足用活用够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对返乡创业人员“1对1”的帮扶,重点扶持10户劳动密集型企业,100户小微企业,1000户林下种植养殖业大户,500户个体工商创业示范户。将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就业、主导产业、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全程“一条龙”服务流程,鼓励一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一定积累资本、有自主创业能力的成功创业人士带回一笔资金返乡创业,引进一批技术,扶持一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带动一批产业,吸引鼓励一批返乡人员安身立业、圆梦创业、引领脱贫致富,走出一条在新社区兴办劳动密集型“新型社区工厂”的新路径。先后引进毛绒玩具、服饰、农产品、电子产品加工等38个优质项目入驻城镇移民安置社区,就地就近解决就业2000余人,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受益人群超过4000余人。特别是蒿坪硒谷创业园、红椿移民安置社区工厂、高桥“两远”(郑远元修脚社区、李远权开源实业)社区以及县城“两园”(万都创业园、电商孵化园)等已吸引一大批返乡人员安身立业、圆梦创业。该县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亿元直接扶持、带动5万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
“扶贫大巴”在奔驰
在大山深处的紫阳,有一辆奔驰在脱贫线上的“技能大巴”成为秦巴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各大主流媒体以及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
请进校“开小灶”,去年5月,一辆大巴车载着36名紫阳洞河楸园村的贫困劳动力到县技能培训学校参加特色烹饪培训。这是该县人社局专门为包联脱贫村贫困劳动力开的“小灶”。与此同时,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把老师及“锅碗瓢盆”等教学用具通过“技能大巴”拉到毛坝岔河村新建的村委会及村活动广场对该村98名贫困劳动力进行特色烹饪培训。以上方法,既不耽误农忙季节性劳动又减轻了学员来回奔波的负担。
送出去学本领,去年8月,紫阳48名学员乘坐“技能大巴”到安康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创业(SYB)培训。他们是从该县贫困劳动力中精选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创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创业培训+农村电商”、“创业培训+农家乐发展与管理”、“创业培训+农林产业园发展”等培训模式,提高学员自主创业能力,对紫阳创业带就业引领脱贫攻坚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带头作用。
上家门传技能,去年9月,满载紫阳县人社局技能培训专员和安康康嫂等三家职业培训学校的几十名教职员工的流动“技能大巴”奔驰在紫阳17个乡镇40个贫困村,对6000多名农村适龄贫困劳动力开展以茶叶、畜牧、魔芋等种养殖业为重点的特色主导产业轮流培训,培训的重点是纳入省级脱贫的12个出列村贫困劳动力。这种“拉网式”流动“技能大巴”倍受贫困劳动力青睐。
扶贫“大员”送“干货”
今年4月18日,紫阳县人社局对200余名镇、村基层一线扶贫“大员”集中“充电”、进行就业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及业务培训。为全县616个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人员送去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带动1200个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先后为2万个贫困户送上实实在在的“干货”:对实现自主创业的贫困劳动力,创办各类经营实体并开业经营3个月以上的种养殖工商户除优先享受3年期限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外,每人发放3000元创业补贴;对按规定和程序安置贫困劳动力从事公益岗位就业的,每人每月发放600元公益岗位补贴;对按计划和程序并安排两年内未就业的贫困大学毕业生优先就业的半年见习期内每人每月享受1200元政府见习补贴;当年实现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年享受一次500元的交通补贴;对各类合法合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对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分别给予1800元的技能培训和20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以及100元交通费补贴;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以上的一次性岗位补贴;依法依规向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并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职介机构给予每人5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每年按照100至2000元等12个档次缴费的,分别享受30元到200元不等的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杨志贵: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 话 :15399367499
邮 编:7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