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仲裁零距离,以案释法促和谐
——安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展庭审观摩活动
2025 年 5 月 15 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劳动仲裁庭审在安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进行。与常规庭审不同,这场以“阳光仲裁”为主题的公开观摩活动,不仅将庭审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更通过“庭审+课堂”的深度普法模式,让法律可触可感可及。此次庭审吸引了劳动者、律师及企业、机关单位代表等近20名人员旁听。
本次庭审审理了一起工伤赔偿争议案件。在庭审中,仲裁员严格遵循《安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流程和文书适用办法》,规范推进身份核对、证据质证、辩论陈述等环节。仲裁庭围绕工伤保险待遇计算依据、劳动关系存续时间、劳动者工资标准等焦点问题展开调查,并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陕西省相关规定,对双方争议进行法律释明。整个过程节奏紧凑、程序严谨,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案件落幕,但人群未散。仲裁员还开展了“公开庭审小课堂”活动,向当事人及旁听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工伤待遇相关法律知识,并现场发放《工伤保险条例》等普法资料。旁听人员纷纷表示:这次“阳光仲裁”活动,不仅是一件争议的审理,更是一次法治信仰的播种。当仲裁庭的法槌声与课堂上的笔记声交织,我们看到:对劳动者来说,法律不再是纸面条文,而是可触摸的“生存尊严”;对企业而言,合规不再是成本负担,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阀”。对社会而言,每一次“阳光仲裁”,都是夯实劳资共赢的“法治基石”。
此次公开庭审是安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推进“阳光仲裁”的一个缩影,也是践行 “我为群众办实事” 的生动实践。通过将仲裁过程透明化、规范化,既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提升了仲裁公信力,为推动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仲裁力量。下一步,安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将持续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民心,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