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奔小康
——紫阳县发展修脚产业领跑脱贫攻坚纪实
紫阳,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历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早起步、九十年代快上路、世纪之交迈大步、新时代轻车熟路四个发展阶段。从“世行扶贫劳务输出”、“推进西部开发就业”、“小额贷款扶持创业”三大项目的实施到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陕西省“返乡创业”两个示范县的创建。积极探索并积累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功经验。随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退耕还林、移民搬迁、外部用工市场和新生代劳动力的双向选择,人往哪里去、路从何处来、钱又怎么挣、农民咋脱贫?已成为紫阳决策者的重要思考....
一, 选项定位
1,2014年元月,在紫阳县创业成功人士迎春茶话会上,一个年轻、帅气小伙子的创业经历一下吸引并感动了与会人员。他,就是“紫阳修脚”龙头企业掌门人郑远元。紧接着,县政府组成“修脚产业调研组”,在对“紫阳修脚”及其行业进行全面深入调查、认真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修脚足疗等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城乡就业、加快精准脱贫和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主抓。
2,修脚,即脚病的修治技术,与中医的针灸、按摩并称为“ 三大国术”,其修治“八法”被誉为“肉上雕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修脚从业人员也从过去的街头“马路医生”到专业修脚连锁店,修脚产业也不断向国内外拓展。紫阳一开始就定位为“紫阳修脚师”,一是修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二是有别于消费者对街头巷尾“足浴店”的“另类”理解。
3,紫阳之所以选择与远元集团合作,一是因为郑远元是紫阳本土人,有家乡情怀和群众基础,俗话说肥水不外流。二是郑远元是全国消费者信赖的诚信企业家,有市场基础,把紫阳的劳动力送到“消费者信赖的诚信企业”,政府和老百姓都很放心。三是“郑远元专业修脚”是紫阳修脚行业的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培训后的学员有直接的就业去处和广泛的市场就业前景;是老百姓“零风险”稳就业、稳增收短平快脱贫致富项目。
二, 保障措施
1,投入,紫阳将投入3000万元新建的县职教中心作为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修脚师培训基地,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对贫困劳动力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县政府将修脚足疗等五大技能培训写进“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五年将年度培训任务以政府文件下达到各乡镇和责任部门并作为全县20项民生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2、生源,整合人社、教育、扶贫、农业四大培训资源,通过联镇包村脱贫攻坚的相关部门、乡镇社保所以及村级就业脱贫协管员等从精准识别的在册贫困户中组织有培训意愿、有求职需求、有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
3、就业,按照“政府推动+基地培训+贫困劳动力+龙头企业”的培训就业脱贫模式,与“紫阳修脚”龙头企业远元集团签订培训及就业协议,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就业,企业与学员签订劳动合同。
4、机制,充分发挥免费技能培训的政府公益效应和郑远元修脚诚信品牌的市场效应,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劳动就业主管、修脚技能培训基地主办,政企联合、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县镇村上下紧密结合、齐抓共管的修脚足疗等五大技能免费培训新格局。
三,探索创新
1,“四个结合”纵深发展,县人社局将祖国传统医学脚病防治与现代养生保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培训与就业、技能及脱贫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开设修脚、电商、家政、烹饪、茶产业五大专业;培训内容由单一的技能培训逐步将劳动法规、权益保护、职业规范、服务礼仪、民歌茶艺等融入到相关培训项目之中。
2,学员全免费零投入,把“包安置、稳就业、稳收入”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费免日用品费、补助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的“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对贫困劳动力实行零投入、全免费技能培训。
3,“四位一体”培训就业脱贫模式,在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过程中,积极探索、总结出“组织报名、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维权服务”四位一体“一条龙”“保姆式”精准脱贫的创新“紫阳模式”。
4,“三保险”的权益保障,一是督促用工企业与已就业学员签订劳动合同,做好就业监测和维权保障等工作。二是成立了紫阳县修脚产业行业工会,会员由当初的1300名发展到现在的2万余名,使“紫阳修脚师”从此有了自己的“家”。三是开通了24小时视频监控系统,随时打开该系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紫阳修脚师”工作、学习、权益保障等情况便可一目了然。从而使学员的就业、权益、收入得到保障,有效防止就业人员因下岗失业出现返贫现象。
四,成果展示
1,一人一技:远元集团“千城万店”滚动发展。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的郑远元,14岁外出摆地摊,凭手中一把修脚刀给顾客刨鸡眼、修治脚病,经过几年的打拼,修(绣)出传奇人生,从“马路医生”一举成为名震三秦、享誉全国的80后草根青年“修脚创业第一刀”、“全国诚信企业家”、远元集团董事长。从刚开始的“郑远元专业修脚房”:泡脚+修脚+按摩=8元钱到2018年底营业收入超过70亿元的“远元修脚集团”,员工4万多人,企业员工及效益成倍增长、企业规模滚动发展。郑远元因此成为全国修脚行业的业界精英和贫困劳动力修脚创业带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领头雁。2017年,郑远元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汪洋的接见。
2,一村一业:“光棍村”传出“铁佛佳话”。紫阳高桥铁佛村57岁的村民胡光云早年丧偶因家贫一直未能再娶,儿子胡先伍30多岁还未成亲。父子俩通过学习修脚技能后从事修脚行业,全家当年实现脱贫,父子俩先后成婚安了家。铁佛村以前近100个40岁以上单身汉通过修脚挣到了钱找到了媳妇从此消除“光棍村”。该村常年在外从事修脚行业的达1300人,占全村总劳动力1700人的80%。村里存款在100万元以上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就有200多个。全村928户村民有一半的村民买了小汽车,有200多户分别在高桥镇、紫阳县城和安康市购买新房。2018全村农民人均纯收超过2.5万元,超过紫阳同期9160元的2.6倍,超过全国同期14617元的1倍多。在该村从事修脚行业的:凭着一把小刀子、挣回大票子、找个好妻子、开着新车子、住上洋房子,过上红红火火的小日子,“六子齐动”成为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铁佛现象”和全国修脚致富第一村。
3,一县一品:“紫阳修脚”产业彰显特色亮点。走进紫阳修脚大镇高桥,从“修脚行业古老、修脚职业高尚”的宣传标语和“远元修脚社区”、“远元幼儿园”,仿佛使你步入“修脚世界”。从2014年4月至2019年6月底,紫阳整合各类资源、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共举办修脚足疗等技能培训500多期,结业学员3万余人,培训后就业率超过70%以上,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紫阳修脚师”身怀“脚”技闯天下成为顾客喜欢的“香饽饽”。第一批学员贺代兴、余开成、刘静等结业后在郑远元修脚连锁店上班,现分别担任“郑远元专业修脚”福州、上海、武汉大区经理,连续四年年薪超过100万元。紫阳从事修脚行业年薪超过50至100万元的达1000多人。一个“紫阳修脚师”每年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超过紫阳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60元的5倍。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滚动辐射效应。目前,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有7000多家,修脚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年创经济收入超过20亿元,支撑起劳务经济的大半壁江山。成为紫阳创业经济、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
五,社会效果
1,政府免费技能培训深得民心。陕西周至县农民孙记虎三兄妹以及安徽、四川、云南、重庆等20多个省(市)的学员慕名到紫阳踊跃报名、纷纷要求学习修脚技能。每年春节后,有300多名贫困劳动力排着“长龙”报名等待,培训班由以前的每月开一个班到现在的每月开8个班,班班爆满,并且出现了兄弟同班、夫妻同桌、姐妹同学的可喜场面。以“紫阳修脚”为重点的技能脱贫“紫阳模式”分别被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评为2018年全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精准扶贫及中国扶贫优秀典型案例,2019年5月入选全球首批百名最佳减贫案例荣登榜首!
2,技能脱贫的“紫阳模式”全面推广。2016年7月和2017年4月及12月,安康、陕西技能脱贫现场(研讨)会分别在紫阳和安康召开,紫阳县先后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紫阳经验”,技能脱贫的“紫阳模式”作为安康特色亮点产业在陕西全省推广,先后复制到安康十县(区)等国内20县(市)相继落户办起了修脚技能培训学校。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风良,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四川渠县等领导、专家、学者和数十个市(县、区)、单位分别到紫阳调研、考察、观摩、学习。
3,中省市主流媒体纷纷聚焦“紫阳修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中国就业》、《中国乡村发现》、《当代陕西》、《安康发展》和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中省市广播电视等数十家媒体连续报道、深度解读、全方位聚焦、集中“亮相”技能脱贫的“紫阳模式”。“紫阳修脚”这一脱贫致富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短平快特色亮点产业,不但领跑紫阳、带动安康全市,而且誉满三秦大地、影响全国、走向世界,已成为国内外就业品牌和技能脱贫的一面旗帜!
六,经验启示
近几年来,紫阳县针对贫困劳动力结构特点,适应市场变化和外部用工需求,积极打造技能脱贫的创新“紫阳模式”,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果。特别是一个洗脚盆将老百姓、政府、市场“容”为一体;一把修脚刀破解了培训、就业、脱贫等难题。成为引领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启示:
启示之一:作为国定贫困县和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大县,十万劳动大军路在何方?已成为紫阳县历届决策者的重要思考和工作“接力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县委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劳务输出的决定》,告诉农民朋友“要脱贫、走出门”,到近几年县政府连续下发《关于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决定》,向农民告知“想致富、学技术”。实现了由“父母官”到“引路人”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探索出符合县情实际技能脱贫的“紫阳经验”和富民强县的发展道路。
启示之二: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农民就业相关的职能部门,县人社局转变职能、改善民生,主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保姆式”服务。用一把小小的修脚刀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方针,引导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走上快速持续增收、脱贫致富的道路。充分发挥了行业(就业)脱贫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和主导地位。
启示之三: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紫阳适应新常态,引导劳动力与用工市场进行无缝、有效对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对贫困劳动力授之以渔、扶贫先扶志,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质量和含金量。从而实现从体力型向技能型、从生产型向服务性、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根本转变,使贫困劳动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财富和奇迹!